[发明专利]一种猴胚胎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0617.8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4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穆小生;盖丽云;李刚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斯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35 | 分类号: | C12N5/0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张玉梅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胚胎 干细胞 血清 培养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胚胎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溶解在基础培养基中的添加物,其中: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DMEM‑F12培养基,所述添加物包括L‑谷氨酰胺、非必需氨基酸、L‑抗坏血酸、亚硒酸钠、β‑巯基乙醇、人血清白蛋白、肝素钠、人转铁蛋白、人胰岛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该培养基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猴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和全能性,其既适合在无饲养层体系中培养猴胚胎干细胞,也适合在饲养层体系中培养猴胚胎干细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细胞培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猴胚胎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
背景技术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从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Mass,ICM)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分离出的、能在体外培养的一种高度未分化的细胞,其可分化为3个胚层来源的各种组织和细胞类型的永久细胞系。目前普遍认为,胚胎干细胞对体外研究动物和人的胚胎发生发育、新基因发现、药物筛选等领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尽管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在再生医学、药物筛选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但人胚胎干细胞及初胚的使用主要涉及到道德伦理问题。至今很多国家已制订法律或者法规明令禁止克隆人的研究,使用人胚胎干细胞株前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批准,很多实验无法真正在人体内开展,如四倍体嵌合等体内发育方面的实验,这就需要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体内首先进行实验。非人灵长类是和人类亲缘性最近的模式动物,可以很好地模拟人体内情况,胚胎干细胞在进行临床应用之前,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体内的临床前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即开展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干细胞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比较医学价值。
建立一个理想的非人灵长类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是利用它的前提。非人灵长类胚胎干细胞来源主要是猕猴、食蟹猴、恒河猴、绒猴等。猴的胚胎干细胞(monkey embryonicstem cells,mESC)形态类似人胚胎干细胞形态,成单层扁平克隆样生长,胚胎干细胞个小,核质比大,排列致密,边界光滑,和周围饲养层细胞分界明显。目前猴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方式主要借鉴于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方式,培养基也和人胚胎干细胞培养基一致,但和人胚胎干细胞相比,猴胚胎干细胞更容易分化。这可能和猴胚胎干细胞的培养体系尚不成熟有关,尤其是在无饲养层体系培养中。目前市场上无血清培养基主要是针对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还没有一种商品化培养基能较长时间内维持猴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和全能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猴胚胎干细胞难培养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猴胚胎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该培养基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猴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和全能性,其既适合在无饲养层体系中培养猴胚胎干细胞,也适合在饲养层体系中培养猴胚胎干细胞。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猴胚胎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溶解在基础培养基中的添加物,其中: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DMEM-F12培养基,所述添加物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在所述基础培养基中的浓度如下:
上述猴胚胎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添加物包括的组分及各组分在所述基础培养基中的浓度如下:
上述猴胚胎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猴胚胎干细胞可选的为猕猴胚胎干细胞、食蟹猴胚胎干细胞、恒河猴胚胎干细胞或绒猴胚胎干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斯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斯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0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