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全介质油井光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0238.9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6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栗鸣;陆杰;杨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电力光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卜另北 |
地址: | 226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介质 油井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非金属全介质油井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声波测量(DAS)、分布式温度测量(DTS)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油井探测。现有承载荷油井测温光缆,一般外径大、重量重,需要配备相应的运输设备和放线施工设备,不方便携带,不便于施工。而油井一般都在偏远地区,施工难度相应增大,工程应用成本急剧增加。
一般浅井的环境情况为中温、中压,所采用的油井光缆相较于高温高压井,产品的耐压耐温性能可进行适当调整。针对于油井的中温中压情况,如何在确保油井光缆产品性能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便携式的油井测温光缆,使得油井光缆携带方便,施工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全介质油井测温光缆,其具有耐温、耐压、耐腐蚀、弯曲半径小、全介质材料、非金属设计、便于携带、施工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回收等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全介质油井测温光缆,光单元位于测温光缆中心,光单元外有一层光缆增强材料层,光缆增强材料层外为耐高温高分子工程塑料的外护层。光单元包括光纤、纤膏和光纤保护管,所述光纤保护管的材料为耐温、耐压、耐腐蚀的挤出级高分子工程塑料。所述光缆增强材料层的材料为芳纶或玻璃纤维纱,或纤维增强塑料。所述光缆增强材料层可与光单元平行放置,也可采用编织的方式包覆在光单元外。
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层的形状为圆形或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光纤为适合于长期150°C及以下温度环境的传感用常规单模/多模光纤、涂碳光纤或纯硅芯光纤。
上述结构的油井测温光缆最大耐受井下压力69MPa、长期工作温度130℃。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①全介质材料,非金属设计结构,极大减小油井测温光缆的单重,使得油井测温光缆便于携带、施工简单。
②全介质材料,相较于传统的金属结构设计,油井光缆的弯曲半径显著减小,为油井光缆的施工带来极大的便利。
③全介质材料,相较于传统的金属结构设计,油井光缆的成本显著降低。
④挤出级高分子工程塑料和光缆外护层确保油井测温光缆能够耐温、耐压、耐腐蚀,最大耐压值69MPa、最高耐温值130℃,适合于绝大多数的浅井环境。
⑤光缆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特点选择光缆外形,光缆易于回收,能够降低废弃油井光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光纤,2、吸氢纤膏,3、光纤保护管,4、光缆增强材料层,5、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全介质油井测温光缆,包括由挤出级高分子塑料制成的光纤保护管3和由耐高温高分子光缆护套料制成的外护层5,外护层5的形状为圆形结构,光纤1和吸氢纤膏2设置在光纤保护管3内,光纤保护管3外为由芳纶或玻璃纤维纱编织制成的光缆增强材料层4,外护层5包覆在光缆增强材料层外。上述结构的油井测温光缆最大耐压值69MPa、最高耐温值130℃,单重极小,适合于单人背重,放线简单易行。
这里要说明的是,外护层的形状还可以为方形结构,光缆增强材料层即可采用编织的方式也可采用与光单元平行设置(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电力光缆有限公司,未经中天电力光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02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微胶囊的自修复光缆增强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摄影透镜组以及取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