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秽绝缘子局部表面电阻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8404.1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辉;赵悦菊;耿刚强;王国刚;滕济林;张亚明;张培林;苗文华;穆静静;刘金龙;吴刘锁;郑永立;卢明;刘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8 | 分类号: | G01R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头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9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秽 绝缘子 局部 表面电阻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秽绝缘子局部表面电阻的测量方法,属于绝缘子污秽检测技术领域。该测量方法包括:步骤1:将被测污秽绝缘子固定于样品架上,并采用多个相同大小的铝箔胶带对被测污秽绝缘子进行局部分割;步骤2:采用铜导线将所有的铝箔胶带分别与电阻测量仪进行连接,之后对被测污秽绝缘子整体施加电压,并采用所述电阻测量仪测量得到不同导线之间的电阻值;步骤3:采用区域电阻值叠加法计算得到被测污秽绝缘子相应区域的表面电阻。本发明能够更可靠的反映绝缘子表面的真实污染状况,并且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子污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污秽绝缘子局部表面电阻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户外电气设备,尤其是架空线路中常用的绝缘子经常遭受到工业污秽或自然界盐碱,飞尘,鸟粪等污染。在相对湿度低时,污秽层电阻很大,绝缘性能不会降低,但在相对湿度高,如雾、露、小雨、雪等不利气象条件下,污秽层中的电解质受潮溶解后,使得绝缘子表面的电导率增大,绝缘性能下降,而污秽层中的非电解质等能够保持水分,促进污秽层进一步受潮,电解质进一步溶解。因此,在外加电压作用下,绝缘子表面泄漏的电流增大,从而导致沿绝缘表面的污闪事故。据统计,在20世纪80~90年代,污闪事故次数在电网事故总次数中居第2位,仅次于雷害事故,而污闪事故通常是跨区域大面积的事故,造成的损失是雷害事故的10倍,其危害远远大于其它种类电网故障。因此绝缘子表面污染状况的评价对保证其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关于污秽绝缘子的评价主要依靠绝缘子表面等值盐密度和灰密度的测量方法。如专利复合绝缘子伞裙表面等值盐密度和灰密度的测量方法(CN1033086356),通过测量复合绝缘子伞裙表面的等值盐密度和灰密度来判断电网外绝缘子的污秽等级。该方法测试简单,便于现场操作,因此应用较广。目前也已积累了较多数据,但等值盐密法难以直接反映污秽对绝缘子绝缘性的影响,而这对绝缘子等设备的运行又非常重要。
局部电导率法是另一种测量绝缘子污秽度的方法,由于理论上局部表面电导率与等值盐密度Sa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通过测量污秽绝缘子的局部电导率可以更精确的反应绝缘子的污染状况,如期刊《高压电技术》于1990年01期公开的《局部表面电导率-表征绝缘子污秽程度的一种新方法》,但根据其测量方法,污秽绝缘子的表面电导率是采用测量探头进行测量获得的,而探头的引入不可避免的引入了相应的接触电阻,并且探头的区域较小,会因为潮湿介质本身的电导特性而影响测量精度。
因此,需研究一种新的测量污秽绝缘子表面电导率的方法以进一步增加此方法测量的稳定性。根据公式
其中,σ为污秽绝缘子表面电导率,k为污秽绝缘子的形状系数,Rx为污秽绝缘子的表面电阻。
由该公式可知,可通过精确测量污秽绝缘子的表面电阻而获得相应的电导率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的反映绝缘子表面的真实污染状况,并且操作简单的污秽绝缘子局部表面电阻的测量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秽绝缘子局部表面电阻的测量方法,包括:
步骤1:将被测污秽绝缘子固定于样品架上,并采用多个相同大小的铝箔胶带对被测污秽绝缘子进行局部分割;
步骤2:采用铜导线将所有的铝箔胶带分别与电阻测量仪进行连接,之后对被测污秽绝缘子整体施加电压,并采用所述电阻测量仪测量得到不同导线之间的电阻值;
步骤3:采用区域电阻值叠加法计算得到被测污秽绝缘子相应区域的表面电阻。
进一步的,所有铝箔胶带在被测污秽绝缘子上的粘贴区域为距被测污秽绝缘子中心的半径相同的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