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7858.7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2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张梦;林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供水 管网 压力 监测 优化 布置 方法 | ||
1.一种城市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城市供水管网的基础数据,利用EPANETH软件进行供水管网的水力平差计算,构建城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
S2、根据城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求解压差矩阵、最短距离矩阵、水量影响模糊相似矩阵,确定城市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模型的约束条件;
S3、确定模型目标函数,构建城市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模型;
S4、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城市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模型,确定最优压力监测点及各压力监测点的监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城市供水管网的基础数据包括节点基本需水量、高程、管段长度、管网拓扑结构,利用EPANETH软件进行供水管网的水力平差计算,得到城市供水管网的压力、流量运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过程为:
S21、根据步骤S1构建的城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求解任意两节点间的压力差:
P(i,j)=|Hi-Hj|
其中,Hi、Hj分别表示基准工况下节点i、j的水压,i=1、2、3……n,j=1、2、3……n,得到压差矩阵[P]n×n,其中n为城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n个节点;
S22、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求解任意两节点间的最短距离,得到最短距离矩阵[D]n×n;
S23、利用欧氏距离法求解水量影响模糊相似矩阵[R]n×n,公式如下:
其中,X(i,j)表示j节点流量变化对i节点的压力影响系数,得到影响系数矩阵[X]n×n,Hi、Hj分别表示基准工况下节点i、j的水压,H′i、H'j分别表示j节点流量改变后节点i、j的水压,X'(i,j)表示对影响系数矩阵[X]n×n进行标准化计算后得到的水量影响标准矩阵[X']n×n,表示水量影响标准矩阵[X']n×n中第j列元素的平均值,示水量影响标准矩阵[X']n×n中第j列元素的标准差,X”(i,j)表示对水量影响标准矩阵[X']n×n进行处理得到的水量影响极值标准矩阵[X”]n×n,和分别表示水量影响标准矩阵[X']n×n中第j列元素中最小和最大的元素,r(i,j)表示节点i、j的欧式距离,得到水量影响模糊相似矩阵[R]n×n,反映节点i、j水压波动相似程度,i=1、2、3……n,j=1、2、3……n;
S24、确定城市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模型的约束条件,公式如下:
P(i,j)<h,D(i,j)<d,R(i,j)>λ
其中,P(i,j)表示节点i、j的压力差,D(i,j)表示节点i、j的最短距离,R(i,j)表示节点i、j的欧式距离,h、d、λ表示根据城市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给出的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8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场相似性度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时空动态耦合的三维温度传感数据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