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序批式同步糖化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及其制氢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7094.1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2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国;李亚猛;张志萍;朱胜楠;荆艳艳;胡建军;张甜;张洋;路朝阳;刘会亮;李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40 | 分类号: | C12M1/40;C12M1/12;C12M1/00;C12P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序批式 同步 糖化 光合 生物 反应器 及其 操作方法 | ||
序批式同步糖化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包括光合产氢单元和设置在光合产氢单元内部的酶解反应单元;光合产氢单元包括透明容器,透明容器顶部设置有第一密封盖,第一密封盖上设置有进料孔,透明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料孔;酶解反应单元包括下筒体、上筒体和渗透膜筒体;上筒体上端设置有第二密封盖,第二密封盖上设置有氢气出孔。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反应器的制氢操作方法。本发明将酶解反应装置和产氢反应器结合一起,纤维素酶解出来的碳水化合物通过渗透膜筒体渗透到产氢部分,光合细菌利用渗透过来的碳水化合物进行产氢,这样酶解和产氢同时进行,底物不会累积从而能解除碳水化合物对纤维素酶的抑制作用,也减少了反应器的数量,降低了反应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工程中的农村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序批式同步糖化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及其制氢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及其使用所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迫使人们开发新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以满足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氢能因能量密度高、燃烧无污染且利用形式多样而被公认为未来主要的能源载体形式。以氢能使用为核心的“氢能经济”和“氢能社会”发展模式是人们对未来能源使用技术的憧憬。
生物制氢是利用微生物自身代谢释放氢气的过程,其产氢条件温和,环境友好且原料来源丰富而被认为是未来氢能生产的主要替代形式。在各类生物制氢技术比较中,光合细菌制氢不仅有较高的产氢能力,其还可以利用多种有机废弃物作为产氢原料,实现氢能生产和废弃物处理的双重目标而成为制氢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光合细菌制氢是光合细菌在厌氧光照条件下将有机质转化为氢气的生理代谢过程,光合细菌制氢反应器的开发是光合细菌制氢技术研究从实验室向实际生产转化的关键环节。
目前以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进行光合生物制氢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纤维素生物质进行粉碎,然后进行酶预处解,把纤维素转化成小分子的糖类及小分子酸等碳水化合物,酶解出来的有机质被光合细菌利用进而产氢,但是由于在酶解的过程中糖类物质的累积会抑制酶解的进行,造成能量转化效率低,而同步糖化发酵可以解除这一现象,因为同步糖化发酵是将酶水解过程和发酵产氢过程耦合于同一反应器,使酶水解出来的糖会及时的被光合细菌利用进行产氢,保证了酶解的正向反应,提高了纤维素的能量转化效率。但是由于粉碎的纤维素生物质在水中容易漂浮,若把纤维素生物质和光合细菌放在同一个反应器时,纤维素生物质会遮挡光线,不利于细菌接受光能量,进而影响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从而导致产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序批式同步糖化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及其制氢操作方法,其可使酶解过程和产氢过程耦合于同一个反应器,该反应器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酶解和产氢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序批式同步糖化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包括光合产氢单元和设置在光合产氢单元内部的酶解反应单元;
光合产氢单元包括顶部敞口且呈圆筒形的透明容器,透明容器的顶部通过第一安装螺栓设置有第一密封盖,第一密封盖上设置有进料孔,透明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料孔;
酶解反应单元包括中心线重合且均沿垂直方向设置的下筒体、上筒体和渗透膜筒体,下筒体下端固定设置在透明容器内底部中间,上筒体穿过并固定连接在第一密封盖上,渗透膜筒体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一个卡簧连接在上筒体和下筒体的内壁,渗透膜筒体的孔径为0.06mm;上筒体上端通过第二安装螺栓设置有位于第一密封盖上方的第二密封盖,第二密封盖上设置有氢气出孔。
还包括导气管,导气管的上端连接在第一密封盖上并与透明容器内部连通,导气管的下单连接在透明容器底部并与下筒体内部连通。
序批式同步糖化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制氢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检验同步糖化产氢发酵反应器的气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吸式清洁车前轮辅助支撑结构
- 下一篇:汽车悬架系统及其混合型执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