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环空空间中已有的高压介质进行密封的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7018.0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4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宋炜;隆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学武;宋炜 |
主分类号: | F16J15/38 | 分类号: | F16J1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5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进行 密封 辅助 密封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密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环空空间进行密封的辅助密封件及密封方法。辅助密封件的硬度大于主密封件的硬度并具有弹性;当辅助密封件与主密封件相互抵触放置于环空空间内时,使用施压件向辅助密封件与主密封件施加纵向的密封压力,主密封件发生横向形变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相密封时辅助密封件发生横向形变并与第一待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相抵触。由于辅助密封件的硬度大于主密封件的硬度,在密封压力作用下主密封件的横向形变大于辅助密封件的横向形变。设置辅助密封件减少或阻止了主密封件的移动,防止了在密封过程中或密封后因纵向压力而导致主密封件无法密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密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环空空间中已有的高压介质进行密封的密封件。
背景技术
承压件固定于第一待密封件的内壁上,或者固定于第二待密封件的外壁上。以承压件固定于第一待密封件的内壁上为例,如图1所示,在密封时,主密封件的内外两侧需要将第一待密封件的内壁和第二待密封件的外壁均密封;在密封后,主密封件的内边缘处相对于中间部处于相对自由状态。在密封过程中,若主密封件的内边缘处的上下两侧所受到的纵向压力不同,例如当第一待密封件内部存在流体运动时,主密封件的内边缘处在密封过程中一侧相比于另一侧必然受到更大的压力,致使主密封件的内边缘处向流体运动的方向滑动,导致无法完成密封失效。在密封后,如图2所示,若主密封件的内边缘处一侧出现高压气体或高压流体等情况,则主密封件的内边缘处向低压方向移动,导致主密封件密封失效。
另外,由于施压件与承压件的硬度均大于主密封件的硬度,如图1所示,在密封过程中,施压件与承压件均嵌入到主密封件中。嵌入处本就非常容易断裂,再加上主密封件的内边缘处的上下两侧所受到的纵向压力不同而导致的主密封件的在内边缘处移动更加剧了主密封件在嵌入处断裂的可能性,导致无法密封的概率大幅增加。
如上所述,无论主密封件的内边缘处的上下两侧所受到的纵向压力不同出现于密封过程中还是密封后,最终均无法对环空空间进行密封。
首先,由于施压件需要在第一待密封件围成的筒状空间内运动,当运动距离较长时,需要施压件与第一待密封件之间留有空隙,以防止施压件卡在第一待密封件内。其次,承压件与第二待密封件之间设置空隙,才有可能根据需要再次使流体在筒状空间内流动。
承压件固定于第二待密封件的外壁上的情况与此类似,不再赘述。
为此,在环空空间内如何防止主密封件无法密封或密封失效,并为流体在筒状空间内流动提供设计余地,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防止环空密封的主密封件在内边缘处或外边缘处因上下受力不均而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解决主密封件在嵌入处容易断裂的问题。
本申请的再一个目的在于减小或防止主密封件的内边缘处或外边缘处的上下移动,同时减小或防止主密封件在嵌入处的断裂。
本申请的又一个目的在于为流体在筒状空间内流动提供设计余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对环空空间进行密封的密封方法,包括:
A,选择两个辅助密封件,各所述辅助密封件的硬度均大于主密封件的硬度并具有弹性,其中所述辅助密封件与所述主密封件均为环形;
B,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使所述主密封件的上表面与其中一个所述辅助密封件的下表面相互抵触,使所述主密封件的下表面与另一个所述辅助密封件的上表面相互抵触;其中,在下的所述辅助密封件用于防止密封前施加的密封压力导致所述主密封件的下部被压溃,在上的所述辅助密封件用于防止密封后施加的纵向压力导致所述主密封件的上部被压溃;
C,将各所述辅助密封件与所述主密封件均套设于第二待密封件并放置于由在外的第一待密封件和在内的所述第二待密封件组成的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环空空间内,且放置于所述承压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学武;宋炜,未经隆学武;宋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