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振式空间颗粒物净化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6944.6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0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吕富勇;马芙蓉;晁博;江鸿;巫江涛;蔡俊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11/00 | 分类号: | B03C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祁文彦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脉冲调制器 共振腔 共振 负高压电源 颗粒物 驱动板 吸附板 颗粒物净化 平行设置 控制器 共振式 输出端 可调 便于安装 高压脉冲 吸附效果 电连接 双极性 压电场 负压 静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振式空间颗粒物净化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共振驱动板、吸附板、控制器、高压脉冲调制器和可调负高压电源,所述高压脉冲调制器和负高压电源与控制器之间均电连接,高压脉冲调制器的两个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两块共振驱动板,可调负高压电源的负压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吸附板相连;所述一对平行设置的共振驱动板之间的区域为共振腔,吸附板位于共振腔的正下方;所述高压脉冲调制器产生双极性SPWM高压脉冲。本发明利用共振腔使颗粒物共振,增强颗粒物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显著提高空间颗粒物的吸附效果。本发明利用共振腔和负压电场结合,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同时具有高效静音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共振式空间颗粒物净化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公众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然而,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不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空气质量不断恶化,直接导致全国多地城市被“雾霾”笼罩,由“雾霾”所引发的环境治理备受瞩目,所以急需一种高效又通用的颗粒物治理装置及方法。
现有雾霾治理方法的专利,如公开号为CN104591519A、CN104826431A、CN103394275A、CN104248899A、CN103977650A、CN204739608U的专利,从源头上治理雾霾,利用污泥进行吸收或水溶烟尘等方法,在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废气的净化处理,虽然这种从源头上治理雾霾的方法也是成熟常用的方法,但是针对性比较强,难以实现通用。如公开号为CN204987301U、CN203916378U、CN204307493U、CN105879522A、CN105999922A、CN104511218A、CN104815496A、CN104410706A的专利,利用喷雾的方法将雾霾进行湿沉降,从而降低空间颗粒物的浓度,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比较大的空间上对雾霾进行治理,但是比较浪费水资源。如公开号为CN105986559A、CN104454100A的专利,利用鼓风机等即利用风力将雾霾吹散的方法进行雾霾的治理,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雾霾,但是对风力要求较高。如公开号为CN104190168A、CN105013271A、CN104846770A、CN104844307A、CN104437861A、CN205517048U、CN105642060A的专利,将空气进行净化,吸入雾霾,排放出净化后洁净的空气,主要利用活性炭吸附、静电除尘、加湿等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常用,但是治理范围较小,适用于局部除霾。如公开号为CN105642443A的专利,将雾气进行磁化再采用静电吸附,该方法十分新颖,但是对于不能被磁化的颗粒物该方法就没有效果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共振式空间颗粒物净化装置及控制方法,以达到增强颗粒物间作用力,具有吸附效果好且静音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振式空间颗粒物净化装置,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共振驱动板、吸附板、控制器、高压脉冲调制器和可调负高压电源,所述高压脉冲调制器和负高压电源与控制器之间均电连接,高压脉冲调制器的两个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两块共振驱动板,可调负高压电源的负压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吸附板相连;所述一对平行设置的共振驱动板之间的区域为共振腔,吸附板位于共振腔的正下方;所述高压脉冲调制器产生双极性SPWM高压脉冲。
进一步改进,所述共振驱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本发明采用两块带孔通风大板作为共振驱动板;将高压直流电源经脉冲调制器产生的SPWM双极性脉冲序列加到共振驱动板上,调节SPWM高压脉冲的基波频率,使其和共振腔颗粒物的固有谐振频率相同,利用共振增强颗粒物间作用力,再利用共振板下方的负高压吸附板,产生抽吸力,从而可有效降低空间颗粒物浓度。
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平行设置的共振驱动板之间的距离为80cm,共振驱动板规格为100cm*80cm,吸附板为100cm*8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级摩擦荷电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具流体通道的固液分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