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动覆岩内部岩移监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6661.1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0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兵;郭宇隆;许家林;谢建林;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8C17/02;E21F17/18;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动覆岩 内部 监测 系统 检测 方法 | ||
一种采动覆岩内部岩移监测系统及检测方法,适用于煤矿安全开采监测使用。包括活动卡盘,内通钢丝绳的PVC管,套管,PVC管口上方的监测箱包含位移数据采集单元、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和分析单元、基于GPRS传输网络短信发送单元,具有短信接收单元的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当岩层发生内部岩移时,其位移变化量可由监测箱中的数据采集单元进行收集,经GPRS传输网络短信发送单元传输到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最后反馈到预警装置,实现安全预警的目的。其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测点数量可控,一次性可以下放数十个多点位移监测,同时避免钢丝绳缠绕和断线问题,还能实现自动化测量和实时动态监测安全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系统及检测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安全监测使用的采动覆岩内部岩移监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采场矿压主要取决于采场覆岩性质及运动,研究采场矿压一般性规律与异常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地表沉陷与坍塌问题离不开对采场覆岩运动的研究,关于采场覆岩结构及运动的研究中,砌体梁理论及相应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的接受度最高、应用最为广泛。随着实测技术的进步,采场顶板覆岩运动的现场观测技术日益完善,由观测地点的不同分为井下观测和井上观测。井上观测则是一种观测位置任意、范围全面、动态观测的理想观测方法,主要通过地面钻孔实现,可以在钻孔内布置位移观测点或利用钻孔窥视技术进行覆岩运动观测,这对解决地表沉陷问题和对认清采动覆岩破断运动对井下矿压的作用机制,完善采场矿压控制理论,可以掌握覆岩各关键层的破断运动对井下矿压的作用规律和影响程度,实现采场矿压的科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多点位移监测系统存在很多的问题,对于通过钢丝绳张拉式多点位移监测系统,每次只能下放一个测点,且下放工序繁多,需要现场人员较多,受钻孔深度和孔内表面光滑程度影响,局限性比较大,向深孔下放测点时,容易出现断线和缠绕问题,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测点不可控,而且位移测量数据具有随机性;无法对采动覆岩内部岩移作出科学测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切实可行,安装操作简单,一次性下放,测点可控,对多个不同深度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进行测量,监测和预警一体化的装置,实现了自动化测量和实时动态监测安全预警的采动覆岩内部岩移监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采动覆岩内部岩移监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设置在被测采动覆岩内部岩移区域地面钻孔中的多测点监测装置和设在地面上钻孔口处的监测箱;
所述多测点监测装置包括多段套管,套管两端设有活动卡盘,套管与套管之间通过活动卡盘相互连接,套管内设有吊绳和多根内通钢丝绳的多根PVC管,所述的多根PVC管一端分别通过设在活动卡盘上的中间通孔固定在两个活动卡盘中间,构成测点,两个活动卡盘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紧固,多根PVC管的另一端与监测箱内部相连接;
所述监测箱包括固定在采动覆岩内部岩移区域地面钻孔处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多个位移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基于GPRS传输网络短信发送单元和蓄电池,其中位移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位移数据采集单元、位移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和分析单元,蓄电池与位移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和基于GPRS传输网络短信发送单元相连接并为其供电,多根PVC管中的钢丝绳的分别与位移数据采集单元相连接。
所述活动卡盘为不锈钢材质,包括卡盘体,卡盘体中央设有通孔,背部为圆柱形,卡盘体上有螺纹孔,活动卡盘直径要比钻孔直径小8-9cm,中间通孔直径根据测点个数来确定。
套管选用PVC塑料管,抗拉强度低,易于随岩层移动而发生破坏,从而不影响内部岩移数据的测量,其内部直径要稍大于活动卡盘中央通孔直径,布置在上下两个测点之间,实现与活动卡盘间的密封,防止当全孔注浆时注浆浆液进入活动卡盘,影响各测点的准确测量。
所述基于GPRS传输网络短信发送单元和收集单元为GSM模块,具体为西门子TC35I模块。
一种采动覆岩内部岩移检测方法,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检测轮辋毛坯加工余量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3D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