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素/1-辛烷磺酸/LTbH复合体、其合成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6434.9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7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马淑兰;苏飞飞;刘晨昱;谢林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刘继富;王春伟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辛烷 ltbh 复合体 合成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荧光素/1‑辛烷磺酸/LTbH复合体、其合成方法及用途,该复合体具有以下化学式组成:Tb(OH)2.57(C20H11O5)0.01(C8H17O3S)0.42·0.26H2O。该复合体的合成方法包括:将荧光素、碱试剂和1‑辛烷磺酸钠溶解于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将NO3‑LTbH分散于水中后,加入所述混合溶液,在70~100℃下水热反应12~24小时后,对产物进行后处理。将该复合体分散于溶剂中得到复合体胶状悬浮液,向该复合体胶状悬浮液中加入Fe3+后,Fe3+和该复合体发生强的作用,导致荧光强度显著淬灭,因此该复合体可用于制备检测Fe3+的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荧光素/1-辛烷磺酸/LTbH复合体、其合成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荧光素(又称荧光黄),其化学名称为3’,6’-二羟基螺[异苯并呋喃-1(3H)],因其结构存在一个分子内转换,也称作9’-(9H)-呫吨-3酮或9-邻羧苯基-6-羟基-3H-呫吨-3酮素,其结构式如下:
荧光素是一种重要的荧光试剂,它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发射波长较长,背景干扰小等优点,荧光素被广泛应用于塑料、玩具、服装、广告品、防伪标记和安全防护用品等行业。此外,由于荧光素类物质具有较高的消光系数,激发和发射波长都在可见光区,在水中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安全无毒,广泛用于生物监测、金属离子测试探针和pH值测试探针领域。
层状稀土氢氧化物(Layered Rare-earth Hydroxides,LRH)作为一类新型的层状阴离子材料,层板带正电荷,层间为可交换的阴离子,因此可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在层间引入不同结构和性质的有机或无机阴离子,得到兼具层板性质和层间阴离子性质的多功能层状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经过广泛研究后,出人意料地发现,将荧光素与层状铽氢氧化物(LTbH)相结合,可以得到一种荧光素/1-辛烷磺酸/LTbH复合体,该复合体具有荧光特性,可发射绿光,将该复合体分散于溶剂中得到复合体胶状悬浮液,向该复合体胶状悬浮液中加入Fe3+后,荧光强度显著淬灭。根据复合体的上述荧光性质的变化,可以预期将其用于制备检测Fe3+的传感器。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素/1-辛烷磺酸/LTbH复合体,该复合体具有以下化学式组成:
Tb(OH)2.57(C20H11O5)0.01(C8H17O3S)0.42·0.26H2O。
所述复合体的晶面间距d与所述复合体的X射线衍射图中布拉格2θ角的关系为:
所述复合体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的波数分别为:3613cm-1、2922cm-1、2854cm-1、1756cm-1、1466cm-1、1171cm-1、1049cm-1、611cm-1及453cm-1。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荧光素/1-辛烷磺酸/LTbH复合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