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部具有空腔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5391.2 | 申请日: | 2017-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6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彭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门创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32 | 分类号: | B28B7/32;B28B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部 具有 空腔 混凝土 砌块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内部具有空腔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制作方法主要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制作,它是在加气混凝土胚体浇注前,在模具内安装多个竖向充气膜棒,在加气混凝土胚体浇注、养护及切割后,单个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内会形成多个竖向的空腔,减轻了砌块的重量,搬运及砌筑都很方便;其主要制作方法是:将多个充气膜棒用细线串联起来形成一组充气膜棒组,再将每组的充气膜棒组一端的细线挂在模具下端底板的挂钩上,另一端挂在支撑杆下端的挂钩上,安装多组这样的充气膜棒组,加气混凝土胚体被切割成单个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后,在加气混凝土砌块中会形成多个竖向的空腔,然后按现有的技术方法进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作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制作。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加气混凝土砌块被切割后都是实心的,重量大,不方便搬运及砌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它是在加气混凝土胚体浇注前,在模具内安装多个竖向充气膜棒,在加气混凝土胚体浇注、养护及切割后,加气混凝土砌块内会形成多个竖向的空腔,减轻了砌块的重量,搬运及砌筑都很方便;本发明的主要制作方法是:将多个充气膜棒(1)用细线(7)串联起来形成一组充气膜棒组,再将每组的充气膜棒组一端的细线(7)挂在模具(2)下端底板的挂钩(6)上,另一端挂在支撑杆(8)下端的挂钩(6)上,安装多组这样的充气膜棒组,加气混凝土胚体(3)被切割成单个的加气混凝土砌块(5)后,充气膜棒(1)位于加气混凝土砌块(5)的中部,多个竖向充气膜棒(1)在加气混凝土砌块(5)中上下不露头,这样在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5)时砌筑砂浆不会落入充气膜棒(1)的空腔内,然后按现有的技术方法进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作即可,需说明:在加气混凝土胚体(3)被切割前,剪断最上部的充气膜棒(1)上端的细线(7),拆掉支撑杆(8),就可以正常切割加气混凝土胚体(3)了;位于最底部的充气膜棒(1)下端的加气混凝土胚体(3)也需要切割,使最底部的充气膜棒(1)下端的细线(7)与模具(2)分离;充气膜棒(1)是充满压缩空气的薄膜棒。
附图说明
附图标记说明:1-充气膜棒,2-模具,3-加气混凝土胚体,4-切割线,5-加气混凝土砌块,6-挂钩,7-细线,支撑杆-8。
图1是充气膜棒1固定在模具2内的立面剖面图。
图2是充气膜棒固定在模具2内的俯视图。
图3是加气混凝土胚体3被切割后的示意图。
图4是切割完成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5的立面剖面图。
图5是充气膜棒1的横截面图。
图6是充气膜棒1挂在挂钩6上的立面示意图。
图7是切割完成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5的水平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7,将多个充气膜棒1用细线7串联起来形成一组充气膜棒组,再将每组的充气膜棒组一端的细线7挂在模具2下端底板的挂钩6上,另一端挂在支撑杆8下端的挂钩6上,安装多组这样的充气膜棒组,加气混凝土胚体3被切割成单个的加气混凝土砌块5后,充气膜棒1位于加气混凝土砌块5的中部,多个竖向充气膜棒1在加气混凝土砌块5中上下不露头,这样在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5时砌筑砂浆不会落入充气膜棒1的空腔内,然后按现有的技术方法进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作即可,需说明:在加气混凝土胚体3被切割前,剪断最上部的充气膜棒1上端的细线7,拆掉支撑杆8,就可以正常切割加气混凝土胚体3了;本发明只是给出了一种充气膜棒1与模具2固定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将充气膜棒1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门创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荆门创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5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