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5038.4 | 申请日: | 2017-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宏军;于如愿;黎昕;白成林;胡卫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36 | 分类号: | G02B6/036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李浩成 |
地址: | 25205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线性 系数 光纤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其纤芯折射率呈渐变型分布,实现了光纤通信C波段低非线性系数、低差分模式群时延的三模式少模运作,且非线性系数和差分模式群时延在C波段范围内呈平坦分布;该光纤特性使其在光纤通信少模传输、移动通信Front‑haul少模传输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波导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低非线性系数少模光纤,可应用于光纤通信、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
背景技术
光纤是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传输介质;随着光纤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于1979年实现了在1550nm波段损耗约为0.2dB/km的低损耗光纤;低损耗光纤开启了光纤通信领域的革命历程,导致了非线性光纤光学领域出现;1995年,工作在1550nm波段的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商用化,使得光纤通信和非线性光纤光学得到巨大发展;各种类型的光纤和光纤通信系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1 G. P.Agrawal, Nonlinear Fiber Optics, 5e,Elsevier Inc. Elsevier (Singapore) Pte Ltd. 2012, 1-648]。
为了解决单模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非线性引起的传输质量问题,业界采用了大有效面积光纤降低光纤非线性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应用于空分复用光纤通信领域的少模光纤是光纤光学前沿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减小光纤非线性效应,文献[2 He Wen, HongjunZheng, Benyuan Zhu and Guifang Li,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Long-Distance Analog Transmission over Few-Mode Fibers. OFC2015, M3E.2, 2015, 1-3]采用1550 nm波段130µm2模场面积的少模光纤,减小了模拟传输信号三阶交调畸变3 dB,提高了信号无杂散动态范围1.5 dB;文献[3 Mukasa K, Imamura K, Sugizaki R. Multi-core Few-mode optical fibers with large Aeff. European Conference andExhibition o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2012: 1-3]提出了170µ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50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