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挡渣坎组合件和导流隧洞拦渣排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4693.8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根;苏杨杨;吕国轩;邱亚锋;孟德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2 | 分类号: | E02B8/02;E02B1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俞琳娟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渣坎 组合 导流 隧洞 拦渣排渣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挡渣坎组合件和导流隧洞拦渣排渣方法,可及时排渣除渣防止石渣随分流水流进入洞内,保证隧洞泄流能力。本发明所提供的挡渣坎组合件,布置在位于河道旁侧的导流隧洞的入口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坎,顺着河道水流方向布置;连接坎,一端与第一挡坎的上端相连,另一端向导流隧洞内延伸,并且与第一挡坎呈第一夹角;第二挡坎,上端与连接坎的另一端相连,下端向着导流隧洞的侧壁延伸,并与连接坎呈第二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30°~60°范围内的任意值,第二夹角为85°~95°范围内的任意值,沿着河道水流方向看,第一挡坎、连接坎以及第二挡坎共同围成一个逐渐收缩的泄水通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挡渣坎组合件和应用该挡渣坎组合件对导流隧洞进行拦渣排渣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施工导流隧洞在泄水分流期间,上游河道内的泥沙、石渣等杂质往往会随着分流水流进入导流隧洞内或者淤积在洞口处,淤积在洞口处的石渣降低导流隧洞洞口的过流能力,进入洞内的石渣则会加剧导流隧洞洞身及底板的冲蚀破坏,减少导流隧洞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排渣方式多是在隧洞非运行期利用人工机械等方式清理洞口洞内石渣,导致工程间接费用增加,经济性较差;或是在洞口布置单一的挡渣坎拦渣,拦渣排渣效果及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渣坎组合件和导流隧洞拦渣排渣方法,可及时排渣以减少石渣在导流隧洞处淤积程度、防止石渣随分流水流进入洞内,以期保证隧洞泄流能力、避免洞身冲蚀破坏,达到维护导流隧洞安全运行、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案。
<挡渣坎组合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挡渣坎组合件,布置在位于河道旁侧的导流隧洞的入口处,用于对流入导流隧洞内的分流水流中所挟带的固体颗粒物进行阻挡和排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坎,顺着河道水流方向布置;连接坎,一端与第一挡坎的上端相连,另一端向导流隧洞内延伸,并且与第一挡坎呈第一夹角;第二挡坎,上端与连接坎的另一端相连,下端向着导流隧洞的侧壁延伸,并与连接坎呈第二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30°~60°范围内的任意值,第二夹角为85°~95°范围内的任意值,沿着河道水流方向看,第一挡坎、连接坎以及第二挡坎共同围成一个逐渐收缩的泄水通道。
本发明所涉及的挡渣坎组合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挡坎在河道水流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第二挡坎在河道水流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梯形。
本发明所涉及的挡渣坎组合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挡坎的最大坎高为第一挡坎最大坎高的2倍。
本发明所涉及的挡渣坎组合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沿着河道水流方向看,第二挡坎的坎高逐渐降低,第二挡坎的最大坎高为最低坎高的2倍。
本发明所涉及的挡渣坎组合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挡坎的最大坎高为导流隧洞高度的1/15~1/10。
本发明所涉及的挡渣坎组合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挡坎和第二挡坎的坎长相等,均为导流隧洞洞宽的1~1.5倍。
本发明所涉及的挡渣坎组合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连接坎的坎长为导流隧洞高度的1/3~1/2。
本发明所涉及的挡渣坎组合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夹角为90°。
本发明所涉及的挡渣坎组合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挡坎在垂直于河道水流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和梯形中的任意一种,第二挡坎在垂直于河道水流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和梯形中的任意一种。
<导流隧洞拦渣排渣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4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