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传处理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4394.4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黄曲芳;酉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数据 终端设备 反馈信息 方法和设备 传输信息 解码结果 网络设备 重传处理 物理层 码块 重传 接收网络设备 下行重传 获知 发送 传输 失败 申请 成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重传处理方法和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传输信息,第一传输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数据的标识,传输数据为码块或码块组;终端设备通过MAC层指示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生成第一反馈信息;其中,第一反馈信息表征了与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块中的至少一个传输数据是否需要进行重传。在需要进行下行重传的时候,终端设备通过MAC层指示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生成针对于各传输数据的解码结果的各反馈信息,网络设备可以获知一个TB中的每一个CB或CBG的解码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进而便于网络设备可以后续对每一个CB或CBG进行重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重传处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已经开始研究及标准化工作。发送端的物理层接收到发送端的媒体介入控制层(Media AccessControl,MAC)传输的数据包,在发送端的物理层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之前,发送端的物理层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在发送端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其中,数据包为传输块,需要对整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进行分段处理,得到多个码块(Code Block,CB);在分段处理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将各CB划分为多个码块组(CodeBlock Group,CBG)。从而,一个TB可以由至少一个CB组成;或者,一个TB由至少一个CBG组成,在一个CBG中包括至少一个CB。在对数据包进行处理之后,发送端将该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然后,接收端需要对该数据包进行解码,当接收端解码不成功、或者校验不成功、或者接收超时等时候,表明该数据包不能被接收端成功接收,这个时候,发送端需要对该数据包进行重传。
现有技术中,制定了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Generation,4G)中,在发送端需要对该数据包进行重传的时候,接收端对整个TB进行重传。
那么,在5G中,在需要进行数据包的重传的时候,发送端与接收端如何对数据包进行重传的处理,成为需要定义和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重传处理方法和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5G中,在需要进行数据包的重传的时候,发送端与接收端如何对数据包进行重传的处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重传处理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传输数据的标识,所述传输数据为码块或码块组;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生成第一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表征了与所述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块中的至少一个传输数据是否需要进行重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传输信息中还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
所述传输数据的第一大小信息、所述传输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传输数据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表征所述传输数据是否为重传数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向与所述传输数据对应的传输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传输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针对重传的所述传输数据的解码失败之后,通过MAC层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进行合并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传输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MAC层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物理层,将解码成功的传输数据放入缓存中,并删除与解码成功的传输数据对应的第一缓存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43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