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4314.5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7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白冰;鲍化旭;杨啸剑;朴仁镐;陈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由多个光子晶体组成的光子晶体阵列;自然光通过所述第一基板射入所述光子晶体阵列,自然光中波长位于光子晶体带隙宽度内的光线被阻挡,波长位于光子晶体带隙宽度外的光线经过光子晶体射入所述第二基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光子晶体只对波长位于光子晶体带隙宽度内的光线进行阻挡,波长位于光子晶体带隙宽度外的光线都可以通过光子晶体,使得较多的光线能通过光子晶体,从而增加显示装置的透过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已在平板显示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液晶显示器为非发光性显示装置,它需要借助背光源才能实现显示的效果。背光源发出的白光经过彩膜材料过滤。目前常用的彩膜材料的透过率较低,使得液晶显示器的透过率较低,光线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由多个光子晶体组成的光子晶体阵列;
自然光通过所述第一基板射入所述光子晶体阵列,自然光中波长位于光子晶体带隙宽度内的光线被阻挡,波长位于光子晶体带隙宽度外的光线经过光子晶体射入所述第二基板。
优选的,所述光子晶体阵列包括三种不同禁带颜色的光子晶体,行相邻的三个光子晶体的禁带颜色各不相同,列相邻的三个光子晶体的禁带颜色各不相同。
优选的,所述光子晶体阵列包括:禁带颜色为蓝色的光子晶体、禁带颜色为红色的光子晶体,以及禁带颜色为绿色的光子晶体。
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围绕各个光子晶体的线圈;
所述光子晶体由至少两种不同折射率的磁性材料形成,所述至少两种磁性材料的折射率与线圈磁场强度的具有对应关系;当线圈磁场强度改变时,所述至少两种磁性材料的折射率被改变,使得光子晶体的带隙宽度被改变。
优选的,所述至少两种磁性材料包括:至少两种折射率不同的铁氧材料。
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与每个线圈连接的薄膜晶体管,多根栅极扫描线、多根数据扫描线;
每个薄膜晶体管分别与一栅极扫描线和一数据扫描线连接;当对栅极扫描线输入信号电压时,与该栅极扫描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被导通,数据扫描线分别通过被导通的薄膜晶体管向线圈输入电流。
优选的,所述光子晶体由所述至少两种磁性材料,在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交替沉积形成。
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表面,围绕各个光子晶体的黑色矩阵。
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光子晶体阵列之间的第一ITO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光子晶体阵列之间的第二ITO电极。
优选的,所述光子晶体由所述至少两种磁性材料,在所述第一ITO电极或所述第二ITO电极上交替沉积生成。
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ITO电极表面,围绕各个光子晶体的黑色矩阵。
优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43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染缸助剂自动输送装置
- 下一篇:染缸用水用电量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