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配电柜工作状态显示装置以及活动开关柜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4064.5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潘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李杰 |
主分类号: | H02B11/10 | 分类号: | H02B11/10;H02B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606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配电柜 工作 状态 显示装置 以及 活动 开关柜 机构 | ||
1.一种低压配电柜工作状态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显示装置包括开关旋钮(8)、导向板(9);导向板(9)上开有插孔(9a);开关旋钮(8)通过旋钮座(11)设置;所述工作状态显示装置还包括扣条(12)、开关机构底板(13)、旋钮连接件(14)、扣条连接件(15)、滚筒组件(16)、滚筒组件固定件(17)、插孔转动件(18)、状态显示圆板(19)以及状态显示转动轮(20);开关机构底板(13)侧截面为L形,开关机构底板(13)下端面固定在前底板(5)上,旋钮连接件(14)连接在开关机构底板(13)上部,旋钮连接件(14)与扣条连接件(15)连接,扣条连接件(15)的下端与扣条(12)连接,扣条(12)为L形,其端部对应于插孔转动件(18)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压配电柜工作状态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状态显示圆板(19)与状态显示转动轮(20)固定成整体,插孔转动件(18)与滚筒组件(16)形成整体,并通过滚筒组件固定件(17)设置;插孔转动件(18)与状态显示转动轮(20)接触并能带动其转动;状态显示圆板(19)位于观察孔(10)后面。
3.一种具有上述工作状态显示装置的低压配电柜活动开关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和工作状态显示装置;所述柜体包括前面板(1)、左侧面(2)、右侧板(3)、尾板(4)、前底板(5)、后底板(6);
所述工作状态显示装置开关旋钮(8)和导向板(9);
前面板(1)上设置有两个把手(7),两个把手(7)之间设置有开关旋钮(8),前面板(1)上设置有导向板(9),导向板(9)上开有插孔(9a);前面板(1)上还开有观察孔(10);开关旋钮(8)通过旋钮座(11)设置;
所述工作状态显示装置还包括扣条(12)、开关机构底板(13)、旋钮连接件(14)、扣条连接件(15)、滚筒组件(16)、滚筒组件固定件(17)、插孔转动件(18)、状态显示圆板(19)、状态显示转动轮(20);开关机构底板(13)侧截面为L形,开关机构底板(13)下端面固定在前底板(5)上,旋钮连接件(14)连接在开关机构底板(13)上部,旋钮连接件(14)与扣条连接件(15)连接,扣条连接件(15)的下端与扣条(12)连接,扣条(12)为L形,其端部对应于插孔转动件(18)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配电柜活动开关柜机构,其特征在于:状态显示圆板(19)与状态显示转动轮(20)固定成整体,插孔转动件(18)与滚筒组件(16)形成整体,并通过滚筒组件固定件(17)设置;插孔转动件(18)与状态显示转动轮(20)接触并能带动其转动;状态显示圆板(19)位于观察孔(10)后面;前底板(5)上开有方形孔(5a),滚筒组件(16)位于方形孔(5a)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配电柜活动开关柜机构,其特征在于:前面板(1)、左侧面(2)、右侧板(3)、尾板(4)、前底板(5)、后底板(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形成柜体的整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配电柜活动开关柜机构,其特征在于:柜体上均开有散热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配电柜活动开关柜机构,其特征在于:操作时,工作人员手动旋转开关旋钮(8),开关旋钮(8)带动旋钮连接件(14)转动,从而带动扣条连接件(15)运动,由扣条连接件(15)带动扣条(12)移动;当需要出柜时,先将扣条(12)从插孔转动件(18)前面移开,然后从插孔(9a)处插入摇杆,摇杆会置入插孔转动件(18)内,随着手摇摇杆时,插孔转动件(18)会随着转动,插孔转动件(18)的转动能够带动状态显示圆板(19)和滚筒组件(16)转动;因为整个抽屉式开关柜机构是置于低压配电柜上的,当滚筒组件(16)转动就会带动整个抽屉式开关柜机构在低压配电柜中进出;当状态显示圆板(19)转动时,就会将状态显示圆板(19) 表面上的“取出”、“隔离”、“试验”状态信息从观察孔(10)对应显现,便于工作人员得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李杰,未经潘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40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