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施工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2962.7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有;熊陈;余浩;邹剑波;熊晓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坡用 土工 护坡 施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土工模袋制作,利用双层聚合化纤合成材料在工厂订制连续的袋状产品形成土工模袋,在土工模袋的内腔中等距设置尼龙吊筋绳,该尼龙吊筋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土工模袋的相对内壁上,以吊筋绳的长度来控制模袋混凝土成型的厚度;在土工模袋沿边坡走向上等距设置有通道,该通道的底端与土工模袋的底部平齐并由连接通道将通道的底端连通,在通道内沿坡度方向上等距设置有尼龙绳,在通道外沿坡度方向上等距设置有拉链;在连接通道内沿边坡走向等距设置有尼龙绳,在连接通道外边坡走向等距设置有拉链;在模袋底部沿边坡走向上等距设置有底部定位环;在相邻两通道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充灌口,该混凝土充灌口与模袋的内腔连通;
第二步、土工模袋顶部定位安装,在通道内穿入受力筋,用尼龙绳将受力筋绑扎固定在通道内,再拉上拉链对尼龙绳处的通道侧边进行封闭;受力筋外锚段可采用植筋的方式锚入待护边坡的既有结构物内,对土工模袋顶部进行定位;
第三步、土工模袋底部定位,用钢钎穿过底部定位环,将土工模袋底部固定在待护边坡的岩壁上,对土工模袋底部进行定位;
第四步、灌注水泥砂浆,将注浆管通过砂浆充灌口穿入通道底部,采用M30水泥砂浆从下往上进行灌注,砂浆灌注完毕后对受力筋外锚段位置进行混凝土封头处理;
第五步、灌注混凝土,待通道内水泥砂浆强度达到75%以上后,通过混凝土充灌口向土工模袋内灌注C20细石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模袋的内腔中的尼龙吊筋绳之间的间距为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模袋沿边坡走向上等距设置的通道的Φ为100㎜,通道之间的间距为1.0m~2.0m,所述连接通道的Φ与通道的Φ相同,所述Φ表示通道和连接通道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绳之间的间距为2.0m~3.0m;所述拉链为10cm长,拉链之间的间距与尼龙绳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拉链之间的间距为2.0m~3.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定位环之间的间距为1.0m~2.0m,该底部定位环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通道之间的间距相同。
6.一种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装置,包括由双层聚合化纤合成材料制成的土工模袋(1),在土工模袋(1)的内腔中等距设置有尼龙吊筋绳(2),该尼龙吊筋绳(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土工模袋(1)的相对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模袋(1)沿边坡走向上等距设置有通道(3),该通道(3)的底端与土工模袋(1)的底端平齐,所述通道(3)的底端通过连接通道(11) 连通,该连接通道(11)与土工模袋(1)为一体;
在所述通道(3)的内腔中沿坡度方向上和连接通道(11)的内腔中沿边坡走向方向上均等距固定有尼龙绳(6),在通道(3)外壁上沿坡度方向上和连接通道(11)外壁上均等距固定有拉链(5);所述通道(3)和连接通道(11)各自的内腔中均设置有受力筋(4),位于通道(3)和连接通道(11)各自内腔中的受力筋(4)由各自内腔中的尼龙绳(6)固定在各自的内腔中;所述通道(3)的顶端具有砂浆充灌口(9),位于通道(3)中的受力筋(4)的顶部穿出砂浆充灌口(9),穿出砂浆充灌口(9)的受力筋(4)的穿出部为受力筋外锚段(7);
在相邻两通道(3)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充灌口(10),该混凝土充灌口(10)与模袋的内腔连通;
在土工模袋(1)底部沿边坡走向上等距设置有底部定位环(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模袋(1)的内腔中的尼龙吊筋绳(2)之间的间距为20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模袋(1)沿边坡走向上等距设置的通道(3)的Φ为100㎜,通道(3)之间的间距为1.0m~2.0m,所述连接通道(11)的Φ与通道的Φ相同,所述Φ表示通道(3)和连接通道(11)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29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行走除雪设备
- 下一篇:一种泄水重力坝消能的立体格栅结构及消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