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安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1628.X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5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凌云;凌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凌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0 | 分类号: | G08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系统 | ||
一种智能型安防系统,包括室外操作定位模块、室内操作定位模块、反锁信号产生模块、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第一分区传感探测模块、第二分区传感探测模块、报警模块,在自动布撤防模式下开启或者反锁房门时,能够自动进行安防系统的分区布防、撤防与报警。所述自动布撤防模式可以作为安防系统的布防、撤防工作模式,也可以与其他布防撤防手段一起,实现安防系统的人工布撤防和自动布撤防的统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监控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型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安防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进行布防撤防时,特别是进行分区布防撤防时,主要有面板布撤防、无线遥控布撤防、异地远程电话布撤防、异地远程网络布撤防等方式。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其撤防布防均需要由人主动进行,缺乏自动布防撤防的手段和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型安防系统,包括室外操作定位模块、室内操作定位模块、反锁信号产生模块、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第一分区传感探测模块、第二分区传感探测模块、报警模块。所述室外操作定位模块输出室外定位信号至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室内操作定位模块输出室内定位信号至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反锁信号产生模块输出反锁信号至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进行安防系统的分区布防、撤防与报警。
所述反锁信号产生模块包括安装在锁扣盒或锁扣板处的反锁位置开关;当进行房门锁反锁操作时,反锁信号产生模块输出的反锁信号有效;当进行房门锁开锁操作时,反锁信号产生模块输出的反锁信号无效。
所述室外操作定位模块、室内操作定位模块、反锁信号产生模块各自与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之间有电性连接,以进行相关信号的传递;所述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与第一分区传感探测模块、第二分区传感探测模块之间各自有电性连接,用于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接收第一分区传感探测模块、第二分区传感探测模块的信息,以及控制第一分区、第二分区进行撤防与布防;所述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与报警模块之间有电性连接,用于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所述智能型安防系统包括有自动布撤防模式;所述自动布撤防模式在开启或者反锁房门时,自动实现安防系统的分区布防、撤防与报警。
所述自动实现安防系统的分区布防与撤防,指的是在室外进行房门锁反锁操作后,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同时布防;在室内进行房门锁反锁操作后,仅第一分区布防;在室内或者室外进行房门锁开锁操作后,进行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同时撤防。
所述在室内进行房门锁反锁操作,其判断依据是,在室外定位信号无效、室内定位信号有效的情况下,反锁信号从无效变为有效;所述在室外进行房门锁反锁操作,其判断依据是,在室外定位信号有效、室内定位信号无效的情况下,反锁信号从无效变为有效;所述在室内或者室外进行房门锁开锁操作,其判断依据是,在室外定位信号和室内定位信号中至少有一个有效的情况下,反锁信号从有效变为无效。
所述智能型安防系统还包括人工布撤防模块;所述人工布撤防模块为按键单元,按键单元与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之间有电连接关系用于布撤防信号的传递;所述人工布撤防模块或者为遥控单元,遥控单元与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之间采用无线电连接关系用于布撤防信号的传递;所述人工布撤防模块或者为互联网远程控制单元,互联网远程控制单元与自动布撤防防盗报警主控制器模块之间采用互联网连接,用于布撤防信号的传递。
所述安防系统还包括人工布撤防模式;所述人工布撤防模式与自动布撤防模式之间的切换通过人工布撤防模块来进行。
所述人工布撤防模块为按键单元,包括第一按键、第二按键;按下第一按键,安防系统在手动模式、自动模式之间切换;在手动模式下按下第二按键,安防系统在第一分区布防和第二分区撤防、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同时布防、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同时撤防三种状态之间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凌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凌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16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疲劳驾驶的监控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报警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