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充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1497.5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许雄;谷斐;赵刚;韩东;王彦;陈丰;林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仓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11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移动 机器人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进步。
机器人将替代人工简单、重复的劳动力。现在移动机器人还没有完全实现自主充电,即便有的实现自主充电也会由于种种原因产生异常。其一,机器人位置发生小幅度的偏差,无法使插头与插座对准,导致移动机器人无法充电。其二,机器人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导致机器人无法充电。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移动机器人,能够自动调整位置小幅度偏差,解决插头插座接触不良的充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充电装置,包括相互匹配的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包括两根互成镜像的铜柱,充电插座包括两个互成镜像背面设有若干弹簧的铜板;所述铜板之间有容纳充电插头的间隙。
上述充电插座设置在机器人内,与电源模块连接;充电插头设置在充电桩外侧,接电源。
上述充电插头设置在机器人外侧,与电源模块连接;充电插座设置在充电桩内,外接电源。
上述充电插座设有前端设有导引口。
进一步的,上述导引口的外端口径大于内端口径,起引导充电插头的作用,方便插入。
上述铜柱之间设有绝缘块,起固定铜柱和绝缘的作用。
上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绝缘块连接,起固定、绝缘的作用。
上述铜板设有固定套,其固定铜板框架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充电装置,通过弹簧增加了充电插座内铜板的角度可调性,自动调整位置小幅度偏差,使得铜板的内侧面完全贴合充电插头的铜柱的外侧面,解决插头插座接触不良使得移动机器人正常充电;其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生产成本低,增加了充电的稳定性,提高了移动机器人的充电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的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的内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的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充电插座的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机器人,2、充电桩,3、导引口,4、充电插座,5、充电插头,6、铜板,7、绝缘块,8、固定套,9、铜柱,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适用于移动机器人1的充电装置,包括相互匹配的充电插座4和充电插头5。
实施例1
充电插头5设置在充电桩2外侧,外接电源;包括两根互成镜像,之间设有绝缘块7的铜柱9。
充电插座4设置在机器人1内,与机器人1电源模块连接,前端设有外宽内窄的导引口3;包括两个互成镜像背面设有若干弹簧10的铜板6;弹簧10的另一端与绝缘块7连接,铜板6周圈设有保护固定套8。
实施例2
充电插头5设置在机器人1外侧,与电源模块连接;包括两根互成镜像,之间设有绝缘块7的铜柱9。
充电插座4设置在充电桩2内,外接电源,前端设有外宽内窄的导引口3;包括两个互成镜像背面设有若干弹簧10的铜板6;弹簧10的另一端与绝缘块7连接,铜板6周圈设有保护固定套8。
使用时,机器人1匹配相应的充电桩2,将充电插头5通过导引口3插入充电插座4内,机器人1在自移动过程中,位移动作较大,插头与插座接触时不可避免的存有一定的偏差角度,插头的铜柱9挤压插座内的铜板6时,通过弹簧10调节铜板6的偏差角度,使得铜板6贴合铜柱9,稳定最大化接触面,然后开始充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仓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仓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1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