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木弧型部件蒸压快速成型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1480.X | 申请日: | 2017-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1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化方圆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K5/06 | 分类号: | B27K5/06;B27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400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煮 快速成型 软化剂 弧型 实木 蒸压 切割 草酸 饱和蒸汽处理 原材料利用率 木材 饱和蒸汽 尺寸预留 劳动效率 软化工艺 公差 含固量 水箱 白钢 放入 锯切 外型 稀释 美观 生产 节约 能源 | ||
一种实木弧型部件蒸压快速成型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软化工艺中将板材的外观尺寸切割成部件尺寸,板材尺寸较部件尺寸预留公差为长2cm,宽0.2cm,厚0.1cm.将切割后的板材放入白钢水箱中通入饱和蒸汽进行蒸煮,用100℃的饱和蒸汽处理15‑40分钟,在水溶液中加入HB‑60软化剂,软化剂为含固量60,PH值4‑5,稀释浓度5‑8%;蒸煮中为防止木材蓝变现象发生,在水溶液中还添加0.1%草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材料利用率高,较锯切法提高40%,废品率下降15%,劳动效率提高90%,且部件强度高,外型美观;大大缩短了蒸煮时间,提高了功效,节约了能源;避免了木材蓝变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成弧形部件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实木弧型部件蒸压快速成型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生产餐椅的弧型部件均采用常规的锯切方法,其生产为弯锯锯切-铣型-砂光。这种工艺木材浪费很大。部件强度低,锯切斜纹处容易断裂,从而废品率很高,且部件色差较大不美观,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从而生产成本很高。目前生产餐椅的弧形部件还可以用蒸煮法软化木材后,压形、干燥来实现,但蒸煮时间太长,一般需要1-3小时,而且有时木材还发生蓝变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实木弧型部件蒸压快速成型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实木弧型部件弯曲成型是一种无屑实木成型加工方法,本方案分成三个阶段:1.软化、2.弯曲、3.定型。
1.软化:软化处理可以改善木材的弯曲性能,使木材具有暂时的可朔性以便压弯成型,为达到可弯曲的性能,必须光将木材进行软化,软化方法是蒸煮法,把
2.弯曲:液压弯曲成型是把蒸煮后的板材放到白钢模片上,板材放到摸片上时板材的横断面和模板之间的缝隙要填平,以减少模具挤压时板材的断裂。再放入液压机成型模具上挤压,挤压时间视板材的材质而定,经过液压机压力使其产生理想的弧型。
3.定型:是对弧型部件进行降温干燥处理,消除弯曲工艺流程中必须的水分,消除弯曲时内部形成的张力,方法是将其放在低温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为了使弧型部件保持形状不变,将摸片一起放在干燥架上。烘干温度采用60℃,时间为5-8小时,在含水率低于12%时,使弯曲成型的构件定型。板材在模具上的烘干时间要严格掌控,时间过短,弧型部件的弧度会产生反弹,时间过长,部件会产生芝麻型裂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材料利用率高,较锯切法提高40%,废品率下降15%,劳动效率提高90%,且部件强度高,外型美观;大大缩短了蒸煮时间,提高了功效,节约了能源;避免了木材蓝变现象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以餐椅的弧型部件为例,先将板材的外观尺寸切割成部件尺寸,板材尺寸较部件尺寸预留公差为长2cm,宽0.2cm,厚0.1cm.将切割后的板材放入白钢水箱中通入饱和蒸汽进行蒸煮,蒸煮时间的长短与木材的韧始含水率、树种和木材的厚度有关。用100℃的饱和蒸汽处理15-40分钟,在水溶液中加入HB-60软化剂(HB-60软化剂在专业店可购),软化剂为含固量60,PH值4-5,稀释浓度5-8%;蒸煮中为防止木材蓝变现象发生,在水溶液中还添加0.1%草酸,以解除蓝变的产生。软化剂能使木材的木素、纤维素的非结晶区体积膨胀,提高了木材的朔性,使木材迅速达到弯曲最合适的含水率,即木材纤维饱和点的含水率20%-30%;再放入液压机成型模具上挤压,挤压时间视板材的材质而定,经过液压机压力使其产生理想的弧型;在将其放在低温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为了使弧型部件保持形状不变,将摸片一起放在干燥架上,烘干温度采用60℃,时间为5-8小时,在含水率低于12%时,使弯曲成型的构件定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化方圆木业有限公司,未经通化方圆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14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