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小硫化银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1199.6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锐;曹溢涛;佟振合;吴骊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5/00 | 分类号: | C01G5/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量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小硫化银量子点,所述硫化银量子点的平均尺寸小于2nm。本发明将银纳米粒子溶于非极性溶剂,加入硫醇后置于紫外光下光照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去溶剂,离心洗涤,然后干燥得到硫化银量子点。本发明的方法在室温下就可以获得超小硫化银量子点,方法简单,重现性高,可用于大规模制备超小硫化银量子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超小硫化银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点(尺寸在100nm以下的颗粒),因为其量子尺寸限域效应,与其体相材料相比,具备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发光及光电器件方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量子点的合成主要采用高温油相或是水热反应制备,反应温度高,大大提高了合成的复杂度及成本。
随着人们对纳米尺度材料独特物理化学性能认识的逐步深入,纳米材料领域发展迅速,其中又以纳米半导体材料为最。硫化物半导体材料在纳米尺度体现出丰富的结构与性质的可调性,因此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硫化银作为一种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结构稳定的半导体材料,其量子点具有可调变的近红外发光,从而在生物成像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如何制备尺寸结构可控的量子点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传统方法中常采用的高温油相或水热方法,量子点的形成均遵循成核生长机制。在这一机制下,需要对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加入次序、反应物加入速度等大量的实验条件进行精确调控,才有可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控性及可重复性。这样的方法对于操作人员的实验水平具有极高要求,不利于生产的扩大化和流程化。此外,传统方法极难获得尺寸2nm以下的量子点,因为在成核生长机制中,爆发式的成核难以进行精确调控,这是这一方法本身固有的缺陷。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小硫化银量子点,通过紫外光转化银纳米粒子的方法,将合成的硫化银量子点的尺寸控制在2nm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小硫化银量子点。本发明中的硫化银量子点尺寸小于2nm,具有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小硫化银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紫外光照,在非极性溶剂中,硫醇存在条件下转化油溶性银纳米粒子,合成了超小硫化银量子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小硫化银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超小硫化银量子点,所述硫化银量子点平均尺寸小于2nm。本发明的量子点小,发光效率高,表面暴露活性位点多。
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超小硫化银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银纳米粒子溶于非极性溶剂得到溶液A;
2)向溶液A中加入硫醇得到溶液B;
3)将溶液B置于紫外光下光照反应;
4)紫外光照反应结束后除去溶剂,离心洗涤,然后干燥得到硫化银量子点。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银纳米粒子为油溶性银纳米粒子。本发明发现,油溶性银纳米粒子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性良好,从而保证反应物浓度的可调变。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非极性溶剂选自甲苯、环己烷、正己烷中的一种。本发明采用的非极性溶剂对各种反应物均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并且在光照反应中保持稳定。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溶液A的浓度为8μmol/ml以下。本发明发现,溶液A的浓度≤8μmol/ml时,整个反应体系均可得到充分光照,从而保证同一反应体系内部不存在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1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