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秸秆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1164.2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业;刘玉金;葛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中丹建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10 | 分类号: | C12P7/10;C12P19/14;C12N1/16;C12F3/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生产 纤维素 乙醇 方法 | ||
1.一种秸秆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秸秆前期处理及水热环境预处理;(2)混料及酶解糖化处理;(3)发酵提纯处理;(4)发酵产生的CO2处理;(5)蒸馏废醪处理;(6)酵母发酵后发酵醪液分离菌体蛋白,所述的发酵提纯处理过程为:经酶解后,将糖液降温至32℃后接入20%酵母进行酒精发酵,发酵时间70h,发酵过程中进行温度控制,利用冰水带走发酵产生的发酵热,控制发酵温度在30—35℃,残糖<0.3%视为发酵结束,结束发酵的酒精发酵醪液经过沉淀48h酵母分离后,送至蒸馏装置进行蒸馏提纯得到纤维素乙醇,蒸馏采用双粗塔差压蒸馏装置进行蒸馏操作,操作温度为粗塔103—108℃、塔顶压力0.06—0.15mpa,组合塔温度85—95℃,塔顶压力-0.05—-0.08mpa;精塔温度120—128℃,塔顶压力0.06—0.15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秸秆前期处理及水热环境预处理过程为:将玉米秸秆收集打捆、堆垛贮存、输送粉碎、除尘除杂、烘干、压块后进入乙醇生产装置区,在装置区中15%水分的压块秸秆经水喷淋预浸泡、洗涤后水分达到60%后送至热水环境式栓塞流反应器中,在反应器中通入1.3—1.8mpa蒸汽,吨秸秆需要蒸汽0.2—0.5t,停留12—15min进行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秸秆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混料及酶解糖化处理过程为:经水热环境处理后秸秆物料经过混料器送至酶解罐,在混料器中加入液态NaOH调节PH至4.8—5.0,液态NaOH添加量2-5kg/吨秸秆、纤维素酶10kg/t秸秆进行酶解糖化,控制酶解温度50-55℃。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方法副产的二氧化碳,其特征是:所述的发酵产生的CO2处理过程为:发酵产生的CO2经过水喷淋洗涤除去可溶性有机物气体,净化后的CO2气体经0.06%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喷淋洗涤除去不溶性油脂,经过两级净化后的气体过第一分水罐分水后进入二氧化碳压缩机进行升压,升压至3.0MPa后,陆续经过第一冷却器、第二分水罐和干燥床进一步脱水,脱水后的CO2通过第二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吸附床,进行脱杂质处理,吸附床是由八种不同类型的吸附剂按比例分层布置,保证高效的杂质吸附曲线,是纯化的关键设备之一,纯化后的CO2进入-30℃的预冷器和压力为3.0MPa的液化器进行液化,冷源为液氨;液化器出来的液态CO2进入成品罐内。
5.一种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秸秆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方法副产的菌体蛋白,其特征是:所述的酵母发酵后发酵醪液处理过程为:酵母发酵后停止发酵搅拌发酵醪液静置沉淀48h、根据罐体中部取样化验发酵醪液罐内酒母细胞数小于200万株/ml时视为沉降结束,离心机分离后得到酵母菌体蛋白饲料,经干燥得到商品菌体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中丹建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中丹建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11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洗漱盆
- 下一篇:一种保温舒适智能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