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透气膜用浸润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1038.7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5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万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德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透气 浸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气膜用浸润槽,浸润槽由机箱、浸润槽、添加剂箱、混合箱和浸润剂箱;浸润槽置于机箱底部,添加剂箱和浸润剂箱设于机箱顶部,混合箱置于添加剂箱和浸润剂箱下方,预混合装置置于混合箱和添加剂箱之间,预混合装置包括料斗、螺杆、动力装置和振动装置;述料斗侧部上设有输入口,料斗输入口分别连接称重箱A和称重箱B,料斗顶部开有通孔,螺杆底部通过通孔伸入料斗中;动力装置一端固定于机箱侧壁,另一端连接螺杆顶部;振动装置设于料斗底部,混合箱出料口欧连接浸润槽,润槽底部还设有回收装置。浸润槽处于密闭机箱中,保证浸润液体清洁度,同时浸润槽中采用负压装置减少了浸润剂使用量,同时避免气孔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浸润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透气膜用浸润槽。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幕墙结构外保温材料多采用岩棉和玻璃棉等产品,岩棉、玻璃棉在幕墙外保温系统应用中存在着防水透气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岩棉、玻璃棉的两面粘贴铝箔,用锚栓固定在墙上,这样造成保温层及墙体不透气,容易在保温层与墙体间结露,室内排出的湿气又很容易通过板缝进入保温层内,潮湿状态下的岩棉、玻璃棉的导热系数会大幅上升,强度也会大幅下降,并可能会分解崩溃。如果岩棉、玻璃棉不粘贴铝箔保护,其透气性较好,在空气层气流的长期作用下表面细小纤维会飘落,造成通风层的堵塞。因此,应用于幕墙外保温系统的岩棉、玻璃棉的表面需有一层保护膜,这层膜必须防水透气,并有一定的护拉强度。防水透气膜是铺在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层之外的一层薄膜,通过对围护结构保温层的包覆,加强建筑的气密性、水密性,同时又令围护结构及室内潮汽得以排出,从而达到节能,提高建筑耐久性,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作用。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88212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阻燃型建筑用防水透气膜,包括阻燃型防水透湿层和阻燃型补强层,2-3层的防水透湿层和补强层相互紧密贴合形成一体膜状结构,使用在建筑领域的防水透气膜上时剥离强度低、在高温和紫外辐射下的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均存在。在例如中国专利CN202658743U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复合透气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复合而成的上层(1)、中层(2)、下层(3),所述上层(1)和下层(3)均为无纺布层,中层(2)为PE透气膜层。所述上层(1)、中层(2)与下层(3)采用热熔胶点式或网状式粘合。该技术方案中虽然也是采用了三层结构,且通过热熔胶点式或网状式粘合,但是薄膜本身厚度较大,防渗能力好的同时,透气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透气防水效果不佳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气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气膜用浸润槽,所述浸润槽由机箱、浸润槽、添加剂箱、混合箱和浸润剂箱;所述浸润槽、添加剂箱和浸润剂箱均设于机箱内,其创新点在于:浸润槽置于机箱底部,添加剂箱和浸润剂箱设于机箱顶部,混合箱置于添加剂箱和浸润剂箱下方,预混合装置置于混合箱和添加剂箱之间,所述预混合装置包括料斗、螺杆、动力装置和振动装置,所述料斗侧部上设有输入口,所述料斗的输入口分别连接称重箱A和称重箱B,料斗顶部开有通孔,螺杆底部通过通孔伸入料斗中;动力装置一端固定于机箱侧壁,另一端连接螺杆顶部,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螺杆转动;振动装置设于料斗底部,通过振动装置带动料斗振动;混合箱出料口欧连接浸润槽,润槽底部还设有回收装置,回收装置设有回路管道和排出管道,回路管道连接至混合箱,排出管道连接机箱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箱中设有混合均匀装置,所述混合均匀装置包括搅拌轮和电机A,搅拌轮采用螺旋搅拌轮,电机设于混合箱体外侧,电机连接搅拌轮带动搅拌轮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由电机A提供动力,动力装置包括齿轮、齿条、伸缩件和悬臂支架,所述悬臂支架的固定端安装于机箱侧壁,悬臂支架与混合箱相互垂直,伸缩件设于悬臂支架的悬臂端,齿条置于伸缩件上,伸缩件连接电机A,螺杆顶部上贯穿齿轮,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箱和浸润槽之间设有泵,通过泵将混合浸润剂输入至浸润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德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德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1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器组装用高效搅拌装置
- 下一篇:涂布液回收装置及涂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