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镁法脱硫中亚硫酸盐氧化与协同脱汞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0997.7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3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汪黎东;王浩;马永亮;胡梦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B01D5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脱硫 中亚 硫酸盐 氧化 协同 装置 | ||
1.一种用于镁法脱硫中亚硫酸盐氧化与协同脱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用于通过浆液泵与吸收塔连接,其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中部位置设置有催化网床,所述催化网床与所述装置本体内周壁可拆卸固定,所述催化网床呈蜂窝结构,所述催化网床的内、外表面粘结有负载钴量为10%的纳米碳管催化剂,所述装置本体上端设置有进水管,下端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装置本体内下端还设置有一根鼓泡管,所述鼓泡管一端的进气口延伸至所述装置本体外侧,所述鼓泡管上端均匀分布有多个通气孔,所述装置本体内下端的周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搅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镁法脱硫中亚硫酸盐氧化与协同脱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钴量为10%的纳米碳管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预处理:称取多壁纳米碳管于锥形瓶中,加入60%HNO3,多壁纳米碳管与HNO3的质量(g)体积(ml)比为1:15,80℃电磁加热搅拌,同时冷凝水回流,回流结束,真空抽滤洗涤至中性,在烘箱内120℃干燥2h,并称重;
称取0.986重量份的Co(NO3)·6H2O和2重量份预处理后的多壁纳米碳管,将干燥后的多壁纳米碳管和Co(NO3)·6H2O一起放入锥形瓶,溶于无水乙醇,无水乙醇与称取的预处理后的多壁纳米碳管的体积(ml)质量(g)比为25:1;
再次30℃下电磁加热搅拌,超声分散30min,120℃干燥2h;
将干燥后的产物放入N2保护管式炉中焙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镁法脱硫中亚硫酸盐氧化与协同脱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式炉中焙烧条件为:1h升温120℃,120℃保持1h,2h升温500℃,500℃保持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镁法脱硫中亚硫酸盐氧化与协同脱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内下端的对称的周壁上设置有2个搅拌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镁法脱硫中亚硫酸盐氧化与协同脱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为马达驱动的扇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09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