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性码的编码、译码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9859.7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龙;罗禾佳;王桂杰;乔云飞;李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宋扬;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性 编码 译码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极性码的编码、译码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发送端对待编码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其中,待编码序列包括信息比特和冻结比特,冻结比特上填充有用于指示发送端所属的小区的标识指示序列;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编码后序列,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编码后序列,接收端将用于指示接收端所属的小区的标识指示序列填充在冻结比特上,并根据冻结比特对待译码序列进行译码,得到信息比特。本实施例接收端可以克服小区间干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编译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极性码的编码、译码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和噪声等因素的影响,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为了在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降低误码率,发射端需采用合适的信道编码,接收端则需要进行相应译码以恢复正常数据。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物理层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各小区(cell)使用全部可用的频带。由于小区边缘信号比较弱,小区边缘用户离邻区更近,也更容易受邻区用户和基站的上、下行干扰。现有技术中,为了对抗小区之间的干扰,编码端在对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后,再对编码后的信息比特进行加扰,然后将待译码信息发送给译码端。译码端根据解扰信息对待译码信息进行解扰,解扰之后进行译码,得到信息比特。
然而,现有技术主要是采用卷积码进行编码和解扰,对于在5G中采用的极性(polar)码,则并没有给出对抗小区间干扰的实现方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性码的编码、译码方法及设备,用以克服小区间干扰。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极性码的编码方法,包括:
发送端对待编码序列进行极化编码,得到编码后序列,其中,所述待编码序列包括信息比特和冻结比特,所述冻结比特上填充有标识指示序列,所述标识指示序列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所属的小区;其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预先约定在冻结比特上填充用于指示各自所属小区的标识指示序列,填充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设置或赋值等,即在冻结比特上设置或赋值有标识指示序列;
所述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编码后序列。
在本方案中,发送端即编码侧既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相应的,接收端即译码侧既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网络设备,该方案可以用于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编码的过程中,通过在冻结比特上填充用于指示发送端所属的小区的标识指示序列,接收端在译码过程中,在冻结比特上填充用于指示接收端所属的小区的标识指示序列,当接收端和发送端在同一小区时,则译码成功,当接收端和发送端不在同一小区时,则译码错误,从而无法获取数据,避免了小区间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标识指示序列为物理小区标识PC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CI按照预设顺序填充在所述冻结比特上,所述冻结比特的其余比特被填充为预设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PCI从所述冻结比特的头部开始填充;或者
所述PCI从所述冻结比特的尾部开始填充;或者
所述PCI随机填充在所述冻结比特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标识指示序列为根据物理小区标识PCI确定的序列,所述标识指示序列所包含的比特的个数与所述冻结比特的个数相同;
所述标识指示序列按照预设顺序填充在所述冻结比特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标识指示序列为以PCI为随机数种子生成的随机序列;或者
所述标识指示序列为以PCI为GOLD序列初始值生成的伪随机序列;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9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