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茱萸多糖的分离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79626.7 申请日: 2017-03-23
公开(公告)号: CN106928376B 公开(公告)日: 2019-01-15
发明(设计)人: 李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 李春生
主分类号: C08B37/00 分类号: C08B37/00;A61K31/715;A61K9/08;A61P1/14;A61P39/06;A61P35/00;A61P37/04;A61P15/00;A61P3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山茱萸 多糖 分离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山茱萸多糖的分离方法及其应用。分离山茱萸多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原料用水漂洗;用水于煎煮两次,过滤,合并滤液;②滤液用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处理,吸附除去脂溶性成份和苦涩性物质,得到口味微甜的流出液,将流出液浓缩成流膏状浓缩物;③流膏状浓缩物进行两次水溶、醇沉处理,接着将所得沉淀用乙醇洗涤,干燥,得到山茱萸多糖。还涉及所述山茱萸多糖的生物学用途以及包含所述山茱萸多糖的组合物。本发明山茱萸多糖呈现如说明书所述诸多有益效果,例如其能够补肾阳,抗皮质激素副作用,抗氧化,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提高生命活力,改善性功能。可用来制成补益类口服液,或制作补益类保健饮料及保健酒等,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化学领域,涉及一种中药有效部位,特别是涉及一种山茱萸的有效部位,更特别的是涉及山茱萸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灯台树属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成熟干燥果肉。味苦涩,性温。功能补肝益肾、涩肠固脱,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四十种骨干药物之一。本品的记载首见于公元前3—4世纪成书的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云其“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主风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山茱萸的应用,除广泛作为饮片入药,更作为六味丸类的成分之一而入丸剂。其中水溶性多糖这一有效部位,则因苦涩味的存在使应用受到阻碍,成为进一步开发的瓶颈。

山茱萸的主产区在河南省伏牛山南麓至陕西省秦岭一带,浙江省天目山亦有出产。全国丰年产量达到1千万公斤,仅河南西峡县产量即突破100万公斤。它是我国重要的天然资源,药用价值相当可观。但因供过于求,开发的瓶颈问题没有解决,导致产品长期大量积压。本发明人曾统计了国家商务部电子商务平台—《中药材诚实通》2016年12月24日发布的112条山茱萸商品信息,全国尚未售出的山茱萸饮片达18554630公斤,相当于积压接近两年的山茱萸产量。山茱萸价格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每公斤250元,降至现在的每公斤27元,四川省泸州市出售的最低价是每公斤17.5元。以上现状,大大挫伤了山茱萸药农栽培药树,脫贫致富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山茱萸药用价值的进一步推广。为此,山茱萸有效部位的研究和口味改良任务,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期待有相关技术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山茱萸果肉中水溶性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同时对它的应用价值进行考查。建立一种简单可行、易于操作、易于实现产业化的方法,达到山茱萸脂溶性、水溶性两有效部位的分离,去除苦涩味,为山茱萸水溶性多糖的深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本发明所用的材料,是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饮片)。这种饮片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的:山茱萸科灯台树属植物的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于每年9—11月果实呈红色时成熟,分别采摘;接着可照如下水煮法进行加工:将红色鲜果置80℃水中煮10~15分钟,趁热及时捞出,挤出种子,晒干制成干燥果肉,为山茱萸饮片。我们所用山茱萸饮片,来源为河南产。

山茱萸有效成分的纯化研究,报道较多的脂溶性提取物有:总皂苷、马前苷、环烯醚萜苷、熊果酸、鞣酸等,多为苦涩味成分;而水溶性多糖及其报导较少涉及。文献报道的山茱萸多糖的提取方法有:水提醇沉、超声法、热水浸泡在碱性条件下提取等,以上处理方法均未解决去掉山茱萸苦涩味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双树脂联用动态吸附法,一举分离多糖与脂溶性成分,并去掉了苦涩味,为进行山茱萸水溶性成分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山茱萸多糖的分离方法,该方法以山茱萸的成熟果肉为原料,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原料用水漂洗以除去灰尘;用3~4倍量的水于50~100℃煎煮两次,每次30~90分钟,过滤,果渣任选用3~4倍量的热水洗涤一次,合并两次滤液和洗液(得混合液);

②滤液(即步骤①所得混合液)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处理,吸附除去脂溶性成份和苦涩性物质,得到口味微甜的流出液,将流出液浓缩成流膏状浓缩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生,未经李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9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