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色可调的暖色光长余辉夜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8743.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8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葛明桥;陈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06;C09K11/6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刘海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暖色 余辉 夜光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余辉夜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光色可调的暖色光长余辉夜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荧光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稀土长余辉夜光材料是一种可以实现光能吸收-存储-释放的光致发光材料,当其被特定波长的光激发后,能够在黑暗环境中持续发出明亮的荧光。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长余辉材料主要以蓝绿色为主。其中,SrAl2O4:Eu2+,Dy3+(以下简称SAOED)由于荧光强高、余辉时间长、化学性能稳定、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最具代表性。该夜光材料只要吸收太阳光10分钟,就能够在黑暗环境下,持续发出明亮的蓝绿色荧光10h以上,且可以循环使用。此外,该材料无毒、无放射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夜间照明、荧光显示、荧光探测、荧光玩具、装饰、荧光涂料、夜光纤维等领域。尤其是在夜光纤维及其纺织品领域,该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SAOED的荧光色为蓝绿色,光色较单一;此外,蓝绿色荧光色属于冷色系光,然而人们更喜欢诸如黄色、红色的暖色光。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程度限制。
近年来,具有暖色荧光的长余辉材料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相继报道了几种暖色光的长余辉材料。其中,主要以红色光的稀土掺杂Y2O3S为代表。但是,其荧光亮度太低,且余辉时间短,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应用要求。基于以上问题,若能在蓝绿色SAOED长余辉夜光材料的基础上,在其表面包覆一层红色荧光光色转换剂,使其荧光色发生红移(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变为暖色系荧光色,其应用范围必将大大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光色可调的暖色光长余辉夜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暖色光长余辉夜光材料具有光色可调,荧光亮度高,余辉时间长,无毒,无放射性,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色可调的暖色光长余辉夜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SAOED加入到无水乙醇中,SAOED和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10-15,超声波分散;然后加入相对SAOED质量15%-20%的硅烷偶联剂,调节pH值至1-2后在70-80℃下搅拌反应3-4小时;反应结束后进行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后烘干,得到夜光粉,备用;
(2)取甲苯放入带有回流冷凝装置和搅拌器的反应容器中,夜光粉和甲苯的质量比为1:8-10,通入氮气除氧后,缓慢加入占夜光粉质量0.8-1.0%的过氧化苯甲酰,室温下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3)将步骤(1)得到的夜光粉和光色转换剂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容器中,夜光粉和光色转换剂的质量比为1:0.1%-0.9%,搅拌使分散均匀,再分阶段缓慢滴入经甲苯稀释的甲基丙基酸甲酯MMA,甲苯、夜光粉和MMA的质量比为3-4:1:0.15-0.2;
(4)将反应容器在70-80℃搅拌反应2-4h,对夜光粉进行包覆;反应结束后用乙醇洗涤、抽滤、烘干,即得到所述光色可调的暖色光长余辉夜光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光色转换剂的结构式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夜光粉与光色转换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质量比为1:0.1%-0.9%:0.15-0.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超声波分散的时间为30-60分钟;硅烷偶联剂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采用0.5-1mol/L的稀硫酸溶液调节pH值;搅拌反应的转速为200-250r/min;采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后于60-70℃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搅拌转速为80-100r/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搅拌转速为200-250r/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搅拌转速为200-25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8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