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像辨识摄影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8010.8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2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权;程新莲;林丁由;叶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周晓娜;李亮印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像 辨识 摄影 模组 | ||
一种人像辨识摄影模组,包含:一电路基板、一摄影装置、至少一红外线LED发光单元、一影像处理器、一连接器;所述各单元分别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之第一侧并与该电路基板电性连接,并该红外线LED发光单元设置于该摄影装置左右两侧,并由该红外线LED发光单元增加图像亮度、影像均匀、对比度、取得更高的识别率,令摄影装置取得更高解析度脸部特徵变识。
【技术领域】
一种人像辨识摄影模组,尤指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或行动装置上进行人像辨识的人像辨识摄影模组。
【背景技术】
现行市面上摄像装置主要用于拍摄照片或录制短片以及进行网路视讯,但现已无法完全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人机互动要求,使用者需要更简单更方便快捷的人机交互体验,因此该项技艺之人士开发了人机互动介面,于现行具有的摄影装置因局限在硬体及取像技术,以及摄影装置机构高额的成本,因此无法被广泛应用于显示装置中,也无法令摄影装置可以普及交互应用于脸部特徵辨识之工作。
传统的脸部识别技术主要基于可见光图像的脸部识别,但这种方式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在环境光照发生变化时,识别效果会急剧下降,无法满足实际系统的需要,例如拍照时遇到侧光时出现的“阴阳脸”黑白现象,就可能无法正确识别。
另者,彩色摄影镜头也容易因为光线折射反射光源不足的情况下,令脸部的五官特徵产生阴影造成特徵不明显等问题,进而造成无法判断及误判等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已知技术之缺点,本发明之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可以提升脸部辨识精度的人像辨识摄影模组。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像辨识摄影模组,包含:一电路基板、一摄影装置、至少一红外线LED发光单元、一影像处理器、一连接器;
所述电路基板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对应设于该电路基板上、下两侧。
所述摄影装置具有一图像感测晶片及一滤光片及一镜头底座及一镜头,该摄影装置之该等构件对应堆叠组设,该图像感测晶片与该电路基板电性连接。
所述红外线LED发光单元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之第一侧与该摄影装置相邻设置并与该电路基板电性连接。
所述影像处理器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之第一侧并与该电路基板电性连接。
所述连接器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之第一侧并与该电路基板电性连接。
本发明人像辨识摄影模组透过单颗摄影装置(影像接受器(CMOS))及影像处理器,实现人脸识别功能,并可降低成本;使用主动红外线LED发光单元(近红外线)的人脸成像及彩色影像结合让人脸识别在不受环境光的影响下产生高品质的人脸图像,透过图像亮度、影像均匀、对比度、取得更高的识别率,取得更高解析度脸部特徵辨识效果。
针对将人像辨识摄影模组应用并结合于行动或显示装置,可降低制造成本并达到人机交互应用的变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人像辨识摄影模组之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人像辨识摄影模组之第一实施例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人像辨识摄影模组之第一实施例作动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人像辨识摄影模组1
电路基板11
第一侧111
第二侧112
摄影装置12
接收角12a
图像感测晶片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80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的装置
- 下一篇:鱼体新鲜程度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