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水回用微滤基布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7311.9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5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龙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16 | 分类号: | D04B21/16;D06C7/02;D06C7/00;D06B3/18;D06B23/04;D06B23/20;B01D39/08;D06M15/423;D06M15/333;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19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水 回用微滤基布 加工 方法 | ||
1.中水回用微滤基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织造:采用涤纶长纤维在经编机上编织成胚布;
b、定型:通过定型装置对胚布进行高温定型,温度为160-180℃,车速为22-28m/min;
c、浸轧:制作整理液,将定型后的胚布置于浸轧装置中浸轧整理液;所述步骤c中的浸轧装置包括机架、浸轧槽、升降架、导入压辊组和导出压辊组,浸轧槽固定在机架上,升降架设置在浸轧槽内,升降架与一能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相连,导入压辊组设置在升降架一端上,导入压辊组包括上导入压辊和下导入压辊,上导入压辊与下导入压辊之间具有供面料通过的间隙,导出压辊组设置在升降架另一端上,导出压辊组包括上导出压辊和下导出压辊,上导出压辊与下导出压辊之间具有供面料通过的间隙,升降架中部具有支撑辊;浸轧槽内还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推刮板、第二推刮板、第二电机、导轨、滑块和移动板,导轨水平固定浸轧槽内,滑块设置在导轨上,移动板固定在滑块上,移动板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机构相连,第一推刮板和第二推刮板分别倾斜设置在移动板两端,第一推刮板和第二推刮板两者形成八字形,第二电机固定在移动板中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和搅拌片相连;
d、整理:预烘,温度为100-120℃,时间为2-3min;烘焙,温度为130-140℃,时间为4-6min;水洗,冷水洗4-5min后热水洗3-4min;烘干,温度为90-100℃,得到中水回用微滤基布;
e、打包打码:将中水回用微滤基布卷绕到纸质材料制成的辊筒上,并打码编号,得到成品卷;
f、记录:对成品卷记录后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微滤基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经编机为Ks经编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微滤基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整理液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三聚氰胺树脂20-30份、水性环氧固化剂10-15份、聚乙烯醇8-12份和水15-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微滤基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整理液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三聚氰胺树脂20份、水性环氧固化剂10份、聚乙烯醇8份和水1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微滤基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整理液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三聚氰胺树脂30份、水性环氧固化剂15份、聚乙烯醇12份和水2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微滤基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微滤基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的材料为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微滤基布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轧槽的材料为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龙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73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烹饪设备的密封组件及烹饪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方形火锅的锅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