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井蒸发盐岩地层中碳酸盐岩样品的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7090.5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礼;李慧莉;杨伟利;焦存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盐岩 蒸发盐 地层 取样井 钻井 深度表 取样 筛选 测井曲线 含量变化 取样计划 碳同位素 样品采集 样品清洗 样品信息 钻井地层 采样 采集 测试 编制 应用 分析 研究 制定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井蒸发盐岩地层中碳酸盐岩样品的筛选方法,包括:第一步,取样计划编制,通过分析取样井的测井曲线,明确蒸发盐岩地层中碳酸盐岩含量变化特征,确定碳酸盐岩在取样井中的深度,制定取样井样品的取样深度表;第二步,样品采集,按照取样深度表对取样井系统采样,登记采集的样品信息;第三步,样品清洗挑选,选取钻井蒸发盐岩地层中的碳酸盐岩样品用于测试。本发明的方法为碳同位素地层学方法广泛应用于钻井蒸发盐岩地层及类似钻井地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领域,涉及一种钻井蒸发盐岩地层中碳酸盐岩样品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碳同位素地层学的研究(特别是缺乏生物化石或断代化石的碳酸盐岩地层),现已被认为是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古环境研究等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这是因为碳同位素值随时间的波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全球碳循环的变化,其显著漂移往往与影响生物演化进程的重大的地质环境事件(如海平面波动、大洋缺氧事件、火山活动、陨石撞击等)相对应,且通常具有大范围甚至全球的等时性。因此该研究方法日益受到国际地层学界的重视和广泛应用。
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系发育大套蒸发岩地层,其岩性主要为泥岩、膏岩、盐岩、泥膏岩、膏泥岩、膏盐岩及白云岩(部分为含膏或膏质白云岩)与少量灰岩夹层。由于塔里木盆地蒸发盐岩地层中含有碳酸盐岩夹层,从而为开展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开展碳同位素地层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采集合格的碳酸盐岩样品。
开展蒸发盐岩地层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对样品的要求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根据碳酸盐岩含量变化特征并结合项目研究要求编制采样井深并系统取样,二是要求采自碳酸盐岩夹层的岩屑样品无蚀变、无风化、无外来物混入、无成岩作用影响,且为原地且原生的岩屑样品。
现阶段塔里木盆地开展的这种蒸发盐岩地层的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均限于露头剖面。露头剖面岩的采样间隔为10-20米/块,甚至更大。在露头剖面上,由于蒸发岩地层中的石盐层、膏岩层、泥岩层等易风化而遭受了较大程度剥蚀,而相对抗风化的碳酸盐岩(包括膏质、泥质碳酸盐岩)地层被剥蚀的程度相对要小,可以直接用肉眼很清楚区分出这两大类型地层,使得野外寻找并采集蒸发盐岩地层中碳酸盐岩样品变得异常容易。在野外蒸发盐岩地层中采集碳氧同位素样品时,只要注意选取未受后期蚀变和变质作用影响的样品,即采集无蚀变、无风化的新鲜的碳酸盐岩样品,并尽可能避免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即可。由于钻井蒸发盐岩地层的岩屑样品不仅参杂了大量的泥岩、石膏岩、盐岩、火山岩等岩石,也混入了不少非原地与非原生的碎屑(泥浆岩屑等)及细粒物,这些参杂与混入的物质如果不能剔除掉的话将影响样品的检测效果或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一直以来还没有学者将碳同位素地层学用于钻井蒸发盐岩地层研究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对取样井蒸发盐岩地层的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确定蒸发盐岩地层中碳酸盐岩含量的变化特征,结合取样要求完成所有计划采集的岩屑样品的井深后系统采用,然后在室内进行样品的清洗与筛选,保留钻井原地并原生的碳酸盐岩岩屑用于碳、氧同位素测试。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井蒸发盐岩地层中碳酸盐岩样品的筛选方法,包括:
第一步,取样计划编制,通过分析取样井的测井曲线,明确蒸发盐岩地层中碳酸盐岩含量变化特征,确定碳酸盐岩在取样井中的深度,制定取样井样品的取样深度表;
第二步,样品采集,按照取样深度表对取样井系统采样,登记采集的样品信息;
第三步,样品清洗挑选,选取钻井蒸发盐岩地层中的碳酸盐岩样品用于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7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