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椎间植骨融合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76767.3 申请日: 2017-03-23
公开(公告)号: CN106859755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0
发明(设计)人: 邹德威 申请(专利权)人: 邹德威
主分类号: A61B17/70 分类号: A61B17/70;A61B17/88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代理人: 李景辉
地址: 102209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椎间植骨 融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脊椎手术中的一种椎间植骨融合器。

背景技术

脊柱是哺乳类脊椎动物的“生命之柱”,尤其是在物竞天择的进化演变中脱颖而出的直立行走的人类。生命在新陈代谢的普遍规律支配下,经历着发生—发展—衰退—消亡,以此周而复始;而做为“生命之柱”的脊椎,也必然被这一规律支配。因此,在青壮年生命的巅峰之后,衰减退变是每一个生命个体中的脊柱必然经历的过程。做为在生命历程中始终承载着轴向载荷的脊柱,位于每一骨性椎节之间,起到承载、缓冲、吸收轴向载荷及冲击力的“软弹簧垫”椎间盘软组织,是退变的发源地,由于椎间盘所处的位置及客观功能的要求,因此,是人体内从组成成份、形状到物理特性都独具特色的特殊软组织。

其组成成份:蛋白聚糖(proteoglycan)约占65%,胶原(collagen)约占15~20%及水份合成,为人体唯一的特殊成份。

其物理特性:具良好的弹性及蠕变性,当承受沉重载荷或瞬间冲击力时,即刻发生柔韧的形变,缓冲、吸收并传递、消散能量,之后再回复原状,其功能和体内其它任何器官相比,具有明确的唯一性。

其解剖特征:由于脊柱的承重功能,椎间盘沿脊柱的长轴处于每两个骨性椎节之间,自上而下序贯性的存在于脊柱承重轴“轴心”的深在位置。四周均被重要脏器、神经组织及肌肉等软组织环绕包埋,其自身形状为近似的圆饼状。同时,由于其特殊功能要求,又是人体内唯一单个(每一节段内,尤其在下腰椎)体积最大的、完全无血管供应、无神经组织支配的浓稠粘液状软组织团块。

其新陈代谢特征:由于其是一块无细胞结构,完全无血管供应、无神经支配的,由特殊物质(蛋白聚糖、胶原、水份)混合而成的状如浓稠粘液弹性软组织团块,因而其新陈代谢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于其它器官组织—能在神经支配下,在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灌溉下,细胞虽不断老化、凋亡,但却能够继续再生、修复,使软组织在生命进程中不断保持活力,如此周而复始,直至生命整体终结。而椎间盘髓核组织,既无神经支配、更无血管灌溉,其新陈代谢营养仅依靠上下骨性椎体的终板,以体液渗透的方式滋润,就好像一个房间的天花板和地板,不断有水份渗出,对夹在中间的一团“小鲜肉”进行滋润保鲜,但却无法使其再具有生命的活力。因此,椎间盘髓核组织在难于计数的轴向载荷及瞬间冲击力作用下,其弹性和蠕变性逐渐减弱,直至干涸、丧失,就好像橡胶逐渐老化一样,同时,由于其体内唯一的新陈代谢方式,在退变、老化、衰弱的情况下,不能通过再生而自我修复,因此,椎间盘的退变、衰老直至功能丧失,是必然的结局,仅有时间上和程度上的差异;而随着椎间盘退变、老化的发展,必然导致相应椎间隙的松动,脊柱失稳,出现由腰腿疼痛开始,到自身另一种修复机制出现—骨质硬化、骨质增生、骨赘(刺)生长,从而压迫行走于椎管及根管内的脊髓、神经及神经根,导致感觉、运动障碍,直至瘫痪。在人群中,至少有10%的比例,最终不得不寻求手术治疗,以解除痛苦,改善生存状态。在现代生活节奏形态和医学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老龄化人口数量增加,这一比例还在上升,成为众多疾病谱中一大类必然发生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使全人类不得不认真面对目前。

随着对脊柱退行性病变的病理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椎间植骨融合正在取代传统的侧后方融合,成为对脊柱退变修复重建手术获得成功满意疗效的“核心要素”;并随时间推移,被越来越多疗效满意的病例所证实,而确立了其在当代脊柱修复性手术中的主导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广泛共识,以此催生并不断促进入路应用解剖的深入研究及手术技术的进步。多种类型的椎间植骨融合器被临床医生接受并开始大量在临床应用,成为了使退变失稳的脊柱重新恢复稳定支持结构的生理功能的重要构件。

椎间植骨融合及采用椎间植骨融合器支撑、固定,使退变狭窄的空间重新张开并稳定维持,产生利于骨性融合的足够空间及稳定的内环境,这一术式已在大量临床病例显示的良好结果验证之下,形成了全球的共识,甚至被称为“金标准”,在降低并发症和追求更好疗效之间寻找新的突破。然而,迄今为止,仍无法在微创≤10mm的工作通道中实现植入有效的融合器并完成椎间植骨融合。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无法在微创≤10mm的工作通道中实现植入有效的融合器并完成椎间植骨融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椎间植骨融合器,以解决在微创≤10mm的工作通道中实现植入有效的融合器并完成椎间植骨融合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椎间植骨融合器,所述椎间植骨融合器包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德威,未经邹德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6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