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冷式预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6350.7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陆守成;汤洪辉;沈士昌;黄冠东;顾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源燃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19/12 | 分类号: | F02B19/12;F02B19/16;F01P1/06;F01P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2625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冷式预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的预燃装置。
背景技术
大排量燃气内燃机一般采用预燃室点火技术,在给预燃室输送少量的燃料气后,预燃室壳体内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燃料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产生火焰并通过喷嘴喷出,喷出的火焰在燃烧室中引燃大量的燃料气体混合物,进而燃烧做功。
现有技术中,内燃机的气缸盖与预燃室壳体紧密贴合,形成一个整体厚度较大的结构,预燃室壳体与外界几乎隔绝,散热效果极差,并使得预燃室在一段时间的工作后,预燃室壳体的温度高达几百度,同时火花塞的温度也非常高。
预燃室壳体的高温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方面,过高的温度有可能达到燃料气体混合物的燃点,这样会使得燃料气体混合物在与壳体接触时就会立即燃烧,而不受到火花塞点火的控制,也就是说,高温的预燃室壳体会使得燃气内燃机内部一直燃烧,而不能由火花塞点火来正常地控制并燃烧做功,即不能正常的工作。另一方面,过高的温度,会使得预燃室喷嘴因过热而融化损坏或是喷孔的方向发生偏移,而导致内燃机不能正常工作;并且火花塞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缩短。
另外,火花塞的高温也会使得点火不安全,轻则发生蹿火现象,更严重话,可能会因热变形而发生炸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能够让火花塞、预燃室喷嘴进行有效降温、散热的空冷式预燃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冷式预燃装置,用于固定设置在内燃机的气缸盖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燃室腔壳体,嵌入在内腔中,内部具有预燃室腔,下部具有至少一个喷孔;预燃室上座,安装在内腔中,一端与预燃室腔壳体连接,内部具有用于安装火花塞的贯通孔;火花塞连接棒,设置在贯通孔内,一端与火花塞连接,该火花塞连接棒与预燃室上座的内壁具有环形间隙,该环形间隙作为空气进气通道,其中,预燃室上座的壁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的一端与空气进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与预燃室腔连通,空气进气通道从外部的空气源引入冷却空气到第一通孔中,冷却空气再从第一通孔进入预燃室腔,并通过预燃室腔后从喷孔排出。
在本发明提供的空冷式预燃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通孔具有四个,四个第一通孔内均设置有单向阀,用于使得冷却空气单向进入至预燃室腔中。
在本发明提供的空冷式预燃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预燃室压块,与预燃室上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固定预燃室上座,其上设置有与空气进气通道连通的进风孔。
在本发明提供的空冷式预燃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火花塞连接棒的一端设置有圆孔,该圆孔用于容纳火花塞,火花塞连接棒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该第一环形凹槽上套设有O形圈与火花塞密封。
在本发明提供的空冷式预燃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预燃室上座的上部的外壁具有第二环形凹槽,该第二环形凹槽上套设有O形圈用于与气缸盖的内壁密封。预燃室上座的下部的外壁具有第三环形凹槽,该第三环形凹槽上套设有O形圈用于与预燃室腔壳体的内壁密封。
在本发明提供的空冷式预燃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预燃室上座的壁内还设置有与外界的燃气进气管连通的两个第二通孔,两个该第二通孔作为燃气进气通道。
在本发明提供的空冷式预燃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空气进气通道具有四个,四个空气进气通道与两个燃气进气通道相错设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空冷式预燃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预燃室腔壳体的内部呈倒锥形,预燃室腔壳体的底部具有呈半球形的喷嘴,该喷嘴上设置有多个喷孔。
在本发明提供的空冷式预燃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喷孔的个数为6~8个,这6~8个喷孔呈圆周均匀排布在喷嘴上。
本发明提供的空冷式预燃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预燃室腔壳体的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凸台,该凸台用于卡住预燃室腔壳体。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源燃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源燃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6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