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型液晶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5713.5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8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许鹏;黄姚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幻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邓文武 |
地址: | 2019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型液晶膜 透明导电薄膜 塑胶 液晶 成型模具 混合液 制备 环氧树脂 向列相液晶材料 液体丁腈橡胶 均匀涂覆 热固化炉 使用寿命 重量份数 端氨基 固化剂 热固化 放入 开胶 移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胶型液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产品规格准备两片相同尺寸的透明导电薄膜;S2,将S1中的两片透明导电薄膜进行表面处理;S3,取重量份数的如下原料:环氧树脂60‑70份、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5‑10份、固化剂60‑70份和向列相液晶材料60‑70份,混合均匀,获得液晶‑塑胶混合液;S4,将S3中的液晶‑塑胶混合液均匀涂覆于S2中经过表面处理的两片透明导电薄膜上,构成透明导电薄膜—液晶‑塑胶—透明导电薄膜体系,并放入成型模具中,获得塑胶型液晶膜坯;S5,将S4中塑胶型液晶膜坯移入热固化炉内,在100‑120℃温度下热固化6小时,所述成型模具的真空度为0.004 Pa‑0.005 Pa;本发明获得的塑胶型液晶膜减少开胶的产生,延长了塑胶型液晶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玻璃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型液晶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在建筑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用于窗户,还大量用于玻璃幕墙及室内隔断等方面。但玻璃对光的通透性可能使室内光线过强、热辐射大以及室内无视线阻隔、私密性差等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窗户或隔断上设置窗帘,但窗帘既隔断了视线,也隔断了光线,使得室内光线不足,并且安装繁琐,窗帘也存在褪色破损等问题。也有采用深色玻璃或磨砂玻璃,但是无法同时实现玻璃的透光性和保护隐私的需求。
公布号CN102385188A公开了一种“塑胶型液晶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一个液晶-塑胶芯层和两个平行且对称设置的透明导电薄膜,液晶-塑胶芯层夹设于两个透明导电薄膜之间,液晶-塑胶芯层中包括一个高分子聚合物基体,该高分子聚合物基体内均匀分布有液晶材料微球,高分子聚合物基体的折射指数与液晶材料的寻常光折射指数相匹配,所述液晶材料微球中的液晶分子指向矢与两个透明导电薄膜近似平行;透明导电薄膜上设置有电极。该塑胶型液晶膜在电场的开关作用下显示出透明与散射两种状态,在不加电时,光线透过透明导电薄膜后,入射到液晶-塑胶芯层时,液晶材料微球中的液晶分子指向矢基本不平行于入射光线,此时液晶材料微球中的液晶折射指数与基体的折射指数不等,光线在液晶材料微球和塑胶基质的界面发生散射;由于液晶分子同时具有液体和晶体的特征,并具有感应电偶极矩,当施加外电场后,两片透明导电薄膜之间形成电场,液晶材料微球中的液晶分子指向矢基本平行于入射光线,光线透射。该塑胶型液晶膜通过电源的通断来交替实现透明、散射效果,以满足使用者对透光、不透光的双重效果。
上述塑胶型液晶膜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会出现液晶-塑胶芯层与透明导电薄膜间的开胶问题,起初开胶的区域为点状或长条状,开胶的一面为白色,另一面呈现反光,在通电情况下为半透明态甚至雾化态,在长期使用和储运过程中,开胶区域会进一步向内部扩展,严重影响着塑胶型液晶膜的使用寿命和外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塑胶芯层与透明导电薄膜间的开胶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胶型液晶膜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胶型液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产品规格准备两片相同尺寸的透明导电薄膜,该透明导电薄膜的一个表面上制备有导电层;
S2,将S1中的两片透明导电薄膜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处理;
S3,取重量份数的如下原料:环氧树脂60-70份、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5-10份、固化剂60-70份和向列相液晶材料60-70份,将环氧树脂、端氨基液体丁腈橡胶、固化剂和向列相液晶材料混合均匀,获得液晶-塑胶混合液;
S4,将S3中的液晶-塑胶混合液均匀涂覆于S2中经过表面处理的两片透明导电薄膜上,构成透明导电薄膜—液晶-塑胶—透明导电薄膜体系,并放入成型模具中,获得塑胶型液晶膜坯,所述成型模具设置排气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幻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幻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57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