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蓝藻清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5683.8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吴征威;周睿;周扬;郭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蓝藻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水体蓝藻清除装置,尤其是涉及清除鱼塘中蓝藻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鱼虾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多采用生物调控和药物防治的方法进行蓝藻防治,在生物调控上,主要是采用生物肥水或微生物制剂的方法控制蓝藻以及套放鲢鳙鱼摄食藻类的方法控制藻类的发生;在药物防治上,多采用硫酸铜浇泼的方法进行杀灭蓝藻。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已经大量发生了蓝藻危害的池塘,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效果不明显,达不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采用硫酸铜浇泼的方法杀灭蓝藻又容易引起重金属中毒和污染,影响养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蓝藻清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水体蓝藻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制作一个浮体,四周设置进藻口,进藻口的水深度保持2~5厘米,进藻口的内腔设置轴瓦式水泵,水泵连接排出管道,顶部设置调节台,可以增加压重物来调节进藻口的入水深度。
这样通过控制进藻口的入水深度,就可以大批量、低成本、无污染地清除蓝藻,而附设的水泵,可以提高处理蓝藻的处理速度和排出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浮体可以制作成一个环形结构,便于在水中保持稳定,将内部水泵的固定圈也制作成浮体,增加抗沉能力。
也可以将内部设置成空心的腔式结构,可以通过向腔内灌水来调节进藻口的入水深度,这样可以保持浮体重心。
此方法经向养殖户推广使用后,清楚速度平均能提高10倍,用户一致认为次方法具有省工、节本,效果显著的技术特点,有着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5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