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氏体型耐酸不锈钢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4691.0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杭永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盛立德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2 | 分类号: | F16L9/02;C22C38/58;C22C38/48;C22C38/5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耐酸 不锈钢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奥氏体型耐酸不锈钢管及其制造。
背景技术
不锈钢作为现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被广泛的运用在医疗器械、工业生产设备、建筑材料等领域,随着航天、核电技术的发展对不锈钢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性好、防滑耐酸,便于安装和固定的奥氏体型耐酸不锈钢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奥氏体型耐酸不锈钢管,包括钢管本体,在钢管本体外表层设置有数个防滑条纹,在钢管本体两端的内表面设置有数个内卡槽,在钢管本体两端的端面分别为外倾斜面和内倾斜面,钢管本体有如下重量份材料组成:C 0.45%,Si 0.7%,Mn 1.8%,Cr 23%,Ni 13%,Nb 1.1%,S 0.01%,P 0.01%,Ta 6%,Zr 0.3%,Nb0.2%。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内倾斜面、外倾斜面分别与钢管本体的内表面和外表层形成30°-60°夹角。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制造上述钢管本体的步骤如下:
(1)铸钢坯:在中频感应炉中冶炼,采用连续铸造的方法制得圆柱形连铸钢坯;
(2)将步骤(1)中的圆柱形连铸钢坯放置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至1200-1250℃,均热70-90min;
(3)对步骤(2)中的圆柱形连铸钢坯采用三辊穿孔机进行穿孔轧制,穿孔轧制采用热轧的方式轧制,轧制温度为1230到1260℃之间,将圆柱形钢坯制成空心管坯;
(4)对步骤(3)中的空心管坯进行酸洗后冷轧,冷轧后进行软化退火处理,将冷轧后的空心管坯加热到640-650℃之间,维持120-150min,空冷至室温得到钢管;
(5)对步骤(4)中的钢管进行打磨和抛光,
(6)将步骤(5)中的钢管固定在防滑条纹开槽装置将其表面加工出防滑条纹,在利用数控机床对钢管的两端进行加工得到钢管本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钢管本体两端设置的内表面设置有数个内卡槽以及设置在两端的内倾斜面和外倾斜面,便于将钢管本体固定在与之配合的工件上,在钢管本体表面设置的防滑条纹能够起到防滑的效果,在钢管中加入了6%的Ta 增强了钢管的耐酸性和硬度,由于特殊的生产工艺同时也加强了钢管的硬度。
本发明结构简单、涉及合理、加工步骤简单,不仅具有耐酸性、便于安转和防滑,同时硬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卡槽示意图。
其中:1-钢管本体,2-防滑条纹,3-内卡槽,4-外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强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奥氏体型耐酸不锈钢管,包括钢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钢管本体1外表层设置有数个防滑条纹2,在钢管本体1两端的内表面设置有数个内卡槽3,在钢管本体1两端的端面分别为外倾斜面4和内倾斜面,钢管本体1有如下重量份材料组成:C 0.45%,Si 0.7%,Mn 1.8%,Cr 23%,Ni 13%,Nb 1.1%,S 0.01%,P 0.01%,Ta 6%,Zr 0.3%,Nb0.2%,内倾斜面、外倾斜面分别与钢管本体的内表面和外表层形成30°-60°夹角,制造上述钢管本体的步骤如下:
(1)铸钢坯:在中频感应炉中冶炼,采用连续铸造的方法制得圆柱形连铸钢坯;
(2)将步骤(1)中的圆柱形连铸钢坯放置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至1200-1250℃,均热70-90min;
(3)对步骤(2)中的圆柱形连铸钢坯采用三辊穿孔机进行穿孔轧制,穿孔轧制采用热轧的方式轧制,轧制温度为1230到1260℃之间,将圆柱形钢坯制成空心管坯;
(4)对步骤(3)中的空心管坯进行酸洗后冷轧,冷轧后进行软化退火处理,将冷轧后的空心管坯加热到640-650℃之间,维持120-150min,空冷至室温得到钢管;
(5)对步骤(4)中的钢管进行打磨和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盛立德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盛立德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4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电压范围输入的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可防止充电口短路的锂电池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