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防式手榴弹实弹投掷掩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74518.0 | 申请日: | 2017-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8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贾英新;张振;多久廷;宁吉军;李光辉;王邵峰;华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4H9/10 | 分类号: | E04H9/10;E04H9/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冯瑞 |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防式 手榴弹 实弹 投掷 掩体 | ||
环防式手榴弹实弹投掷掩体,包括基坑,基坑的底部铺设有混凝土制成的地基层,地基层上端面的前部与混凝土制成的前挡墙的底部相连为一体,前挡墙向上延伸至基坑上方,地基层的左端侧边与混凝土制成的左挡墙的底端相连为一体,左挡墙向上延伸至基坑上方,地基层的右端侧边与混凝土制成的右挡墙的底端相连为一体,右挡墙向上延伸至基坑上方,地基层的后端侧边与混凝土制成的后挡墙的底端相连为一体,后挡墙向上延伸至基坑上方,后挡墙的墙面为中部向后凸起的半圆弧形。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投弹人员未能将手榴弹投向远处也能确保投弹人员安全,有效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发生,进而让训练可以正常进行下去的环防式手榴弹实弹投掷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防式手榴弹实弹投掷掩体。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场地设置不科学,在手榴弹实弹投掷过程中,每当出现险情,常常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由此会给投弹训练造成严重的干扰,令训练难以正常进行下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投弹人员未能将手榴弹投向远处也能确保投弹人员安全,有效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发生,进而让训练可以正常进行下去的环防式手榴弹实弹投掷掩体。
本发明的环防式手榴弹实弹投掷掩体,包括基坑,基坑的底部沿水平方向铺设有混凝土制成的地基层,地基层上端面的前部与混凝土制成的前挡墙的底部相连为一体,前挡墙的墙面位于左右竖直方向,前挡墙向上延伸至基坑上方,地基层的左端侧边与混凝土制成的左挡墙的底端相连为一体,左挡墙的墙面位于前后竖直方向,左挡墙向上延伸至基坑上方,地基层的右端侧边与混凝土制成的右挡墙的底端相连为一体,右挡墙的墙面位于前后竖直方向,右挡墙向上延伸至基坑上方,地基层的后端侧边与混凝土制成的后挡墙的底端相连为一体,后挡墙的墙面位于竖直方向,后挡墙向上延伸至基坑上方,后挡墙的墙面为中部向后凸起的半圆弧形;
所述前挡墙的左侧边与左挡墙的前侧边相连为一体,前挡墙的右侧边与右挡墙的前侧边相连为一体,后挡墙的左侧边与左挡墙的后侧边相连为一体,后挡墙的右侧边与右挡墙的后侧边相连为一体;
所述基坑的顶部沿水平方向设有混凝土制成的投掷平台,投掷平台的前端侧边与前挡墙的中上部相连为一体,投掷平台的左侧边与左挡墙之间设有左落弹沟,投掷平台的右侧边与右挡墙之间设有右落弹沟,投掷平台朝后的侧边与后挡墙之间设有后落弹沟,投掷平台下端面的中部与混凝土制成的支撑墙的顶端相连为一体,支撑墙的墙面位于竖直方向,支撑墙的底端与地基层相连为一体;
所述投掷平台朝向左落弹沟、右落弹沟和后落弹沟的侧面分别为一个里高外低的斜坡面。
优选地,所述左挡墙朝向左落弹沟的墙面为一个里低外高的斜坡墙面,右挡墙朝向右落弹沟的墙面为一个里低外高的斜坡墙面,后挡墙朝向后落弹沟的墙面为一个里低外高的斜坡墙面。
优选地,所述地基层的上端面为一个中间低、外侧高的下凹面。
优选地,所述左挡墙的前部或右挡墙的前部设有人员出入口,人员出入口的宽度为800mm—1000mm。
优选地,所述左落弹沟、右落弹沟和后落弹沟的宽度同为250mm—300mm,所述地基层的厚度为750mm—1200mm,地基层的顶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2600mm—2900mm,前挡墙在投掷平台上方的高度为1100mm—1200mm,前挡墙的厚度为350mm—400mm,左挡墙在投掷平台上方的高度为900mm—1000mm,左挡墙的厚度为300mm—350mm,右挡墙在投掷平台上方的高度为900mm—1000mm,右挡墙的厚度为300mm—350mm,后挡墙在投掷平台上方的高度为900mm—1000mm,后挡墙的厚度为300mm—350mm,支撑墙的厚度为500mm—650mm。
优选地,所述前挡墙、左挡墙、右挡墙、后挡墙、投掷平台和支撑墙内设有钢筋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45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移放大型摩擦阻尼器及装配施工过程
- 下一篇:一种电力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