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码中码及其生成、验证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4472.2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9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俞森超;王军红;王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K7/14;G06K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码中码 及其 生成 验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码中码及其生成、验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QR)码是二维条码的一种,源自发明者希望QR码可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QR码比普通条码可储存更多资料。QR码呈正方形,只有黑白两色。在4个角落的其中3个,印有较小,像“回”字的的正方图案。这3个是帮助解码软件定位的图案,使用者不需要对准,无论以任何角度扫描,资料仍可正确被读取。
目前,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既可作为二维码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二维码的识别设备,经过扫描获取二维码内隐含的有效信息。二维码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日常信息的快捷工具。由于二维码的制作成本较低,不会增加商品印刷的额外成本,由QR码作为标识和入口的防伪溯源被普遍应用。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如下技术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生成工具将伪造的防伪信息生成二维码,消费者无法确定所扫描的QR码是否为仿制的二维码,进而无法确定商品的真伪。QR码的无法起到相应的防伪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码中码及其生成、验证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QR码中存在伪造信息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码中码,包括:
信息图像,用于显示根据信息生成的图像;
校验信息图像,用于显示校验信息生成的图像,所述校验信息用于检验所述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校验信息图像包括:
校验数字和/或校验字符的图案。
进一步的,所述校验数字和/或校验字符包括:
所述信息对应的全部或者部分校验信息。
更进一步的,所述图案设置于所述信息图像的定位块的四周且不与信息图像发生重叠。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码中码的生成方法,包括:
根据信息生成信息图像;
根据所述信息生成校验信息;
根据所述校验信息生成校验信息图像;
将所述信息图像和所述校验信息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所述码中码。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信息生成校验信息,包括:
通过MD5算法根据所述信息生成校验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校验信息图像包括:校验数字和/或校验字符的图案;
相应的,将所述信息图像和所述校验信息图像进行合成,包括:
将所述图案设置于所述信息图像的定位块的四周。
更进一步的,在将所述图案设置于所述信息图像的定位块的四周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图案进行微缩处理,生成微缩图案;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图案设置于所述信息图像的定位块的四周,包括:
将所述微缩图案设置于所述信息图像的定位块的四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码中码的验证方法,包括:
获取码中码图像;
分别读取码中码图像中的信息图像的信息和校验信息图像的校验信息;
根据所述校验信息对所述信息进行验证,并输出验证结果。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码中码的生成装置,包括:
信息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信息生成信息图像;
校验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生成校验信息;
校验信息图像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校验信息生成校验信息图像;
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信息图像和所述校验信息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所述码中码。
进一步的,所述校验信息生成模块用于:
通过MD5算法根据所述信息生成校验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校验信息图像包括:校验数字和/或校验字符的图案;
相应的,所述合成模块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图案设置于所述信息图像的定位块的四周。
更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微缩图案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图案进行微缩处理,生成微缩图案;
相应的,所述设置单元用于:
将所述微缩图案设置于所述信息图像的定位块的四周。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码中码的验证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码中码图像;
读取模块,用于分别读取码中码图像中的信息图像的信息和校验信息图像的校验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4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