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溢油事故模拟训练的仿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4221.4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0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申伟;陈荣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6F17/5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溢油 事故 模拟 训练 仿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溢油事故模拟训练的仿真方法,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所述的三维建模模块构建溢油事故涉及到的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设备的仿真模型,2)用所述的港口建模模块构建溢油事故周边港口的三维场景仿真模型,3)在港口的三维场景仿真模型的海水中设置溢油事故发生点,用设定的溢油事故发生强度在所述的溢流信息模拟子模块对溢油状况进行动态模拟,所述的应急处置推演子模块根据溢油事故发生的类型、时间、地点以状态机形式对处置过程进行推演,最后将三维场景仿真模型、演练过程和演练的训练效果以文件的形式储存。本发明的仿真方法解决了常规仿真方法不能进行溢油事故模拟训练的问题,能够替代目前常规的实战演练,可低成本地来预测溢油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的可行性和发现预订方案的漏洞,评估方案的风险,总结经验教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仿真、辅助决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溢油事故模拟训练的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是地球上仅次于生物圈的巨大生态系统,蕴藏着各种自然资源,是人类获取蛋白质、工业原料和能源的重要基地。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遭到破坏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环境保护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保护海洋环境,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海洋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它既是天然宝库,也是人类最经济的运输环境。海洋运输成本较低,运输容量大,但是船舶数量和海洋运输量的增加,以及海运货物种类的扩大,使海洋收到由船舶引起的污染也日益增加,海洋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随着商业船舶的不断扩大,船舶已经成为海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其中又以石油污染为主。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能源的消费增长,国际海上石油运输急剧增加,油船的数量和吨位也越来越大,油船进出港口的次数也导致了全球海上重大溢油事故的频频发生,对海洋环境和当地海洋生态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海上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油船及散化船舶事故频繁发生,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
船舶石油污染是指由于船舶运输而使石油及其产品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约占油类对海洋污染重量的47%。其主要来源是机动船舶的机舱舱底污水、油船污压载水、洗舱污水以及海难事故及装卸事故中的溢油等。据相关权威资料统计,世界范围每年因搁浅、触礁、碰撞等海损事故而溢漏入海的石油占船舶油污染总量的18%,约50000吨的是事故性溢油是突发性的、不确定性的,而给海洋带来的污染却往往是灾难性的。据统计,1973到2006年间,我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635起,其中溢油50吨以上的重大船舶溢油事故供69起,总溢油量37077吨,平均每年发生2起,平均每起污染事故溢油量537吨。特别是2005到2009年,全国沿海和内河水域共发生船舶污染事故253起,其中溢油量50吨以上的事故达9起之多。
计算机防真技术由于可以充分模拟各种真实情况,快速准确的进行复杂状态的仿真而日益受到重视,为了防治溢油对我国海洋的污染,保护国家经济发展环境,同时也为了履行《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的义务,采用计算机防真技术对海上溢油事故的演练可低成本地来预测应急处置方案的可行性和发现预订方案的漏洞,评估方案的风险,总结经验教训。但是,现在技术中还没有溢油事故模拟训练的仿真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溢油事故模拟训练的仿真方法,在通用的三维场景仿真方法进行二次开发,解决了常规仿真方法不能进行溢油事故模拟训练的问题,能够替代目前常规的实战演练方法,可低成本地来预测溢油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的可行性和发现预订方案的漏洞,评估方案的风险,总结经验教训。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溢油事故模拟训练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的系统进行仿真,该系统包括仿真模型数据库、三维建模模块、港口建模模块和应急方案仿真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42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