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交通工具辅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3103.1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2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献诚;陈茂榜;陈韦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12 | 分类号: | B62H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唐轶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组件 杆体 第二管 体内 轮子 交通工具 管体 地面接触 辅助系统 结合件 架体 挤压 移动 顶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交通工具辅助系统,其包括:一架体,其顶面具有多个结合件,各结合件供结合于一交通工具的底部,该架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管体及一第二管体,该第一管体与该第二管体内分别设有一第一弹性组件及一第二弹性组件;一第一杆体,其设于该第一管体内,且该第一管体的一端与该第一弹性组件接触,该第一杆体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第一轮子,该第一轮子与地面接触,使该第一杆体朝该第一管体内移动,并挤压该第一弹性组件;以及一第二杆体,其设于该第二管体内,且该第二管体的一端与该第二弹性组件接触,该第二杆体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第二轮子,该第二轮子与地面接触,使该第二杆体朝该第二管体内移动,并挤压该第二弹性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辅助系统,尤指装设在两轮交通工具上,当两轮交通工具倾斜时,以装设有轮子的第一杆体或第二杆体与地面接触,提供支撑力量,维持平衡的机械式交通工具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在自行车、机车或其类似的两轮车辆上装设辅助轮装置,来辅助骑乘者的平衡,避免倾倒等,已为现有技术;例如,台湾第94203452号《机车全自动升降脚架的装置》专利案,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应用微动开关、电驿切换和传动机构配合马达正、反向转动,控制牵引绳拉动辅助轮脚架上升或下降。
为了使车辆速度变慢后,能适时放下辅助轮,现有技术也公开了一种应用车速感知装置、电控开关或人员直接操作踏板和油门把手,拉动支架和辅助轮下降的技术;例如,第96203212号《二轮机车平衡与辅助支撑装置》专利案,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现有的辅助轮装置没有设置弹性缓冲系统。依据人员实际骑乘情形和路面状态,例如转弯车速变慢或路面凹凸,当辅助轮装置下降直接触击路面时,即会产生一反作用力顶推车辆或车架,反而造成车身不稳,导致人员骑乘失去平衡,明显影响安全,且仍需要驾驶者依路况及车速来启动此种辅助轮装置,因此现有辅助轮装置仍有改善的必要。
有鉴于此,如何将上述缺点加以摒除,即为本案发明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之所在;是因此本案发明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业界的经验,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试作改良,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发明,并使本发明得以诞生,以增进功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交通工具辅助系统,其包括:一架体,其顶面具有多个结合件,各结合件供结合于一交通工具的底部,该架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管体及一第二管体,该第一管体与该第二管体内分别设有一第一弹性组件及一第二弹性组件;一第一杆体,其设于该第一管体内,且该第一管体的一端与该第一弹性组件接触,该第一杆体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第一轮子,该第一轮子与地面接触,使该第一杆体朝该第一管体内移动,并挤压该第一弹性组件;以及一第二杆体,其设于该第二管体内,且该第二管体的一端与该第二弹性组件接触,该第二杆体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第二轮子,该第二轮子与地面接触,使该第二杆体朝该第二管体内移动,并挤压该第二弹性组件。
其中,该第一管体不同不同于与该架体结合的一端面上还设有一第一凸缘,该第一杆体与该第一弹性组件接触的一端环设有一第一卡掣部,当该第一杆体受该第一弹性组件弹出时,该第一卡掣部与该第一凸缘抵靠;该第二管体不同于与该架体结合的一端面上还设有一第二凸缘,该第二杆体与该第二弹性组件接触的一端环设有一第二卡掣部,当该第二杆体受该第二弹性组件弹出时,该第二卡掣部与该第二凸缘抵靠。
其中,该第一轮子与该第二轮子上还分别设有一剎车单元。
其中,该架体与该第一管体之间具有一预定夹角,该架体与该第二管体之间具有一预定夹角。
其中,该预定夹角的角度范围为30~80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交通工具辅助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当两轮交通工具倾斜时,由第一杆体或第二杆体分别支撑倾斜的一侧,且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还分别抵靠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二弹性组件,借此达到支撑两轮交通工具及缓冲、降低打滑摔落的情况发生的效果,且本发明也能够作为驻车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扬有限公司,未经云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3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调整活动的车顶板的位置的系统
- 下一篇:双模式电动平衡车及其模式转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