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箱壳体浮动压紧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3062.6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6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张景亮;朱淳逸;潘茂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航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74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壳体 浮动 压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箱生产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属于一种在变速箱装配过程中用于壳体压紧抓取的浮动机构。
背景技术
当今,变速箱作为动力机械中的关键部件应用非常广泛,而变速箱壳体的装配是变速箱生产装配中最主要的生产工艺之一。以往,变速箱壳体夹取时所采用的夹取机构主要夹取壳体上下端或对变速箱进行仿型设计夹爪,这种方式设计出的夹爪过为臃肿,会导致整个变速箱夹具体积庞大,增大了设备运行空间,对变速箱夹取的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变速箱壳体浮动压紧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壳体浮动压紧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速箱壳体浮动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支撑块、夹具座、浮动压头、压头导向杆、浮动支撑弹簧、浮动压头座和导轨,所述压紧支撑块位于夹具座上,压紧支撑块通过螺纹连接移动组件,移动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夹具座的两侧;
所述夹具座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浮动压头座,浮动压头座上通孔设有一压头导向杆,压头导向杆上设有一浮动支撑弹簧,浮动支撑弹簧的下侧设有一浮动压头,压头导向杆穿过浮动压头上的孔并连接浮动压头挡块,浮动压头挡块一侧和浮动压头座连接固定,浮动压头位于浮动压头挡块上方。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气缸和导轨。
所述夹具座的外形包括但不限于依据变速箱壳体的外形进行的设计。
所述浮动压头安装分布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变速箱壳体的外形所确定的安装个数以及分布位置。
所述浮动支撑弹簧所提供的反力支撑包括但不限于对每个浮动压头独立提供反力支撑。
所述浮动压头压紧位置包括但不限于变速箱壳体的加工工艺法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压紧机构在变速箱装配过程中,由于其多点浮动压紧的设计,壳体具有一定的浮动性,有利于保护变速箱壳体;根据不同型号变速箱壳体的外形合理分布各个压头的位置,在变速箱壳体压紧的同时提供了压紧稳定性,同时减小了变速箱壳体夹紧抓取的夹爪大小,提高了变速箱夹具的空间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夹紧变速箱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变速箱壳体浮动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支撑块1、夹具座2、浮动压头3、压头导向杆4、浮动支撑弹簧5和浮动压头座6,如图1所示,压紧支撑块1水平放置于夹具座2上,压紧支撑块1通过螺纹与夹具本体的移动组件安装在一起,移动组件由气缸7和导轨8组成,移动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夹具座2的两侧。夹具座2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浮动压头座6,浮动压头座6上通孔安装压头导向杆4,并通过一侧安装的螺钉来固定和调节压头导向杆4,压头导向杆4上设有一浮动支撑弹簧5,浮动支撑弹簧5的下侧设有一浮动压头3,压头导向杆4穿过浮动压头3上的孔并连接浮动压头挡块9,浮动压头挡块9一侧和浮动压头座6连接固定,浮动压头3位于浮动压头挡块9上方,浮动压头3可顺着压头导向杆4上下移动。
该浮动压紧机构在夹取变速箱壳体10压紧时,首先由夹具本体移动组件带动压紧支撑块1移动,使压紧支撑块1打开,夹具座2套入变速箱壳体10,压紧支撑块1在夹具本体移动组件的带动下闭合,对变速箱壳体10的安装面进行夹紧支撑,在夹具座2套入变速箱壳体10的过程中,浮动压头3底端触碰变速箱壳体10安装面另一侧,浮动压头3在压头导向杆4的导向作用下向上移动,此时浮动压头3上端接触浮动支撑弹簧5,在浮动支撑弹簧5的支撑反力作用之下实现对变速箱壳体10的浮动压紧。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航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航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3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