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用驱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2719.7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8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举;李先众;李世伟;姚春林;申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玻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H01B17/46;G01W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2 | 代理人: | 种道北 |
地址: | 27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用驱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雷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用驱雷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主要起到调节电压的作用,变电站大多位于郊区,且呈开放式设置,因此容易受到雷雨天气的影响,特别是雷电天气,容易遭受雷击,发生火灾,影响正常供电,目前变电站大多采用避雷针进行防雷,或者与避雷针避雷原理近似的其他避雷设备,避雷针是富兰克林发明的,它的主要原理是吸引雷云电场集中于其金属针而增大针端电场强度,使雷云电场击穿金属针而将强大的雷电流经其接地体泄放入地,但避雷针防雷通常带来反击、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和对强弱电系统的电磁脉冲感应过电压损坏等负面危害,避雷针防雷效果不佳,难以保证变电站免遭雷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用消雷装置,它具有有源和无源共同驱雷、多级驱雷、驱雷效果更加稳定可靠、结构紧凑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电站用驱雷装置,包括设置在变电站上的有源和无源驱雷器,所述有源和无源驱雷器包括机架,机架上端设有金属外罩,金属外罩上设有若干放电通孔,金属外罩外壁上对应放电通孔的位置设有中空放电针,中空放电针侧壁上设有若干开口,机架上端中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纳米陶瓷绝缘子,纳米陶瓷绝缘子底部设有电极,电极与机架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电极通过接地线与大地连接,电极下方的机架上设有风机,机架上还设有电源、逆变器和变压器,电源通过导线依次与逆变器和变压器连接,变压器通过导线与纳米陶瓷绝缘子连接,电源通过导线分别与雷电预警系统和风机连接。
所述机架包括上安装座、下安装座和若干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上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下安装座连接,上安装座上端设有金属外罩,上安装座中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纳米陶瓷绝缘子,纳米陶瓷绝缘子底部设有电极,上安装座与下安装座之间设有风机、变压器、逆变器和电源。
所述雷电预警系统包括雷电预警器、雷云电场强度测量仪、云层检测雷达、计数控制器和控制器,雷电预警器、云层检测雷达、雷云电场强度测量仪和计数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电源与逆变器连接线路上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雷电预警系统连接。
所述中空放电针末端设有若干一级放电针。
所述机架外部设有球形外壳。
所述金属外罩为铝金属外罩,所述电极为铝电极。
所述接地线一端与电极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地表下的电流收集装置连接。
所述金属外罩内壁与电极间距合理设计,确保等离子产生的数量。
所述纳米陶瓷绝缘子设计为长短伞裙间隔状。
所述球形外壳采用钛合金或碳纤维等轻质材料。
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案,针对现有变电站防雷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变电站用驱雷装置,通过在变电站上设计机架,机架上设有有源和无源驱雷器,同时实现有源驱雷和无源驱雷,通过设计机架、金属外罩、中空放电针、一级放电针、电极和接地线,实现两级无源驱雷;通过在中空放电针上设计开口,设计纳米陶瓷绝缘子、变压器、逆变器和电源,实现有源驱雷,从而有效将无源驱雷装置与有源驱雷装置结合成一体,最大发挥有源驱雷和无源驱雷的优势,使驱雷效果更加可靠,有效保护变电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有源和无源驱雷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变电站,2、有源和无源驱雷器,3、机架,301、上安装座,302、下安装座,303、支撑杆,4、金属外罩,5、放电通孔,6、中空放电针,7、开口,8、安装孔,9、纳米陶瓷绝缘子,10、电机,11、接地线,12、风机,13、电源,14、逆变器,15、变压器,16、雷电预警系统,17、控制开关,18、一级放电针,19、球形外壳,20、电流收集装置,21、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玻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玻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综合有源和无源一体等离子驱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