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双曲拱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2595.2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国;仇文革;许炜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38;E21D11/10;E21D20/00;E21F16/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5 | 代理人: | 孙人鹏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工程 双曲拱 支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双曲拱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岩(1)、双曲拱支护结构(2)和洞体(3),所述双曲拱支护结构(2)和所述洞体(3)之间施工二次衬砌(7);在所述双曲拱支护结构(2)和所述围岩(1)之间施工初期支护(8);在所述双曲拱支护结构(2)和所述围岩(1)之间设置初期支护(8)和二次衬砌(7),所述初期支护(8)位于所述围岩(1)与所述二次衬砌(7)之间;所述双曲拱支护结构(2)位于所述围岩(1)和所述洞体(3)之间,该双曲拱支护结构(2)包括弧形拱(4)和仰拱(5),所述弧形拱(4)环向弧度与所述洞体(3)环向弧度相匹配,所述弧形拱(4)纵向表面呈波浪形,该弧形拱(4)至少由两个双曲拱单元(6)拼接而成,相邻的两个所述双曲拱单元(6)在波浪形边上固定连接,双曲拱单元(6)采用各向同性介质,具有充分的抗拉、抗压强度和较高的弹性模量的钢制成的,该双曲拱单元(6)为薄层状;
所述地下工程双曲拱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为:根据围岩等级、荷载大小、洞体开挖轮廓线和开挖方式确定地下空间支护方式,
a:确定将双曲拱结构(2)作为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则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确定的支护方式,设计并预制双曲拱单元(6);
步骤二:开挖洞体(3)前方的岩土体,在开挖过程中做好超欠挖控制工作,使洞体(3)具备拼装条件;
步骤三:在洞体(3)内进行弧形拱(4)连接固定工作,在连接过程中,按照先帮拱后顶拱的顺序进行连接,并做到随挖随支;
步骤四:在预制孔(11)中施工钻孔,钻孔施工完成后,在钻孔内安装锚索(12)或锚杆(13);
步骤五:将弧形拱(4)外表面波浪形凹槽作为排水通道,在弧形拱(4)的端部沿洞体纵向方向埋设排水管(14);
步骤六:在弧形拱(4)内表面铺设防水板,施作二次衬砌(7),并完成排水管14周围混凝土浇筑工作;
步骤七:待洞体贯通后或每施工500m-1000m后,再浇筑仰拱(5),施工排水沟(15);
b:确定将双曲拱结构(2)作为单层衬砌,则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确定的支护方式,设计并预制双曲拱单元(6);
步骤二:开挖洞体(3)前方的岩土体,在开挖过程中做好超欠挖控制工作,使洞体(3)具备拼装条件;
步骤三:在洞体(3)内进行弧形拱(4)连接固定工作,在连接过程中,按照先帮拱后顶拱的顺序进行连接,并做到随挖随支;
步骤四:充填弧形拱(4)外表面波浪形凹槽;
步骤五:将弧形拱(4)的内表面凹槽填充或将直接悬挂管路、电缆;
步骤六:待洞体贯通后或每施工500m-1000m后,再浇筑仰拱(5),施工排水沟(15);
c:确定将双曲拱结构(2)作为复合式衬砌的二次衬砌,则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确定的支护方式,设计并预制双曲拱单元(6);
步骤二:对洞体周边的围岩(1)进行初期支护(8),之后敷设排水系统,铺设防水板;
步骤三:充填弧形拱(4)外表面波浪形凹槽;
步骤四:将弧形拱(4)的内表面凹槽填充或将直接悬挂管路、电缆;
步骤五:待洞体贯通后或每施工500m-1000m后,再浇筑仰拱(5),施工排水沟(15);
d:确定将双曲拱结构用于既有隧道的加强支护,则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确定的支护方式,结合洞体支护体系、病害特征和荷载大小设计并预制双曲拱单元(6);
步骤二:视工程具体情况对需要补强或加固的基面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双曲拱单元(6)的现场拼装和固定工作;
步骤三:充填弧形拱(4)外表面波浪形凹槽;
步骤四:将弧形拱(4)的内表面凹槽填充或将直接悬挂管路、电缆,浇筑仰拱(5),完成隧道支护结构的加固和补强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双曲拱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双曲拱单元(6)波浪形边采用连接件(9)或拼接孔相锁定的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双曲拱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双曲拱单元(6)波浪形边采用螺栓固定(10)的方式连接,相邻所述双曲拱单元(6)弧形边采用搭接但不固定的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5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地电阻的自动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电力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