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信数据和兴趣点数据识别城市功能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2503.0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1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蒋云良;董墨萱;刘勇;邬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兴趣 识别 城市 功能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信数据和兴趣点数据识别城市功能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地图分割:将地图栅格化,并对所有栅格进行编号;根据手机基站位置分割地图,计算每个栅格中心与各基站的距离,并规定栅格属于离它最近的基站,得到距离各基站距离最近的栅格号列表,以及各基站所占栅格数矩阵G;
步骤2、处理微信数据:从微信数据中提取基站人流量数据,得到单个基站按工作日日平均和周末日平均的单位时间人流量矩阵A、单位时间离开人流量矩阵OUT和单位时间进入人流量矩阵IN,并将矩阵A、OUT、IN分别结合所占栅格数矩阵G采用归一化的方法进行处理,分别得到矩阵Y1、Y2和Y3,矩阵Y1、Y2和Y3每行所表示数据的基站号一一对应;
步骤3、处理兴趣点数据:分别找到距离每个兴趣点最近的基站,并判定此兴趣点属于该基站,得到属于各个基站的所有兴趣点列表;根据各个基站兴趣点列表的数据中“兴趣点类别”这一参数对各基站的兴趣点进行分类统计,得到每个基站的兴趣点类别分布矩阵P;并将兴趣点类别分布矩阵P结合所占栅格数矩阵G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用于分析的矩阵,该矩阵命名为Y4,矩阵Y4与矩阵Y1、Y2和Y3每行所表示数据的基站号也一一对应;
步骤4、删除离群点:令矩阵Y*=[Y1,Y2,Y3,Y4],找出Y*中的离群点,并删除离群点所对应的基站,以删除离群点后的基站号重新进行步骤1至步骤3的操作,形成新的矩阵Y。
步骤5、聚类:对矩阵Y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聚类结果;
步骤6、识别城市功能区:计算带有类别特征的兴趣点和步骤5得到的聚类结果在地图上的分布重叠率,对聚类后的各基站的功能进行识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信数据和兴趣点数据识别城市功能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归一化处理方法如下:
使用式(1)分别对单位时间人流量矩阵A、单位时间离开人流量矩阵OUT、单位时间进入人流量矩阵IN、兴趣点类别分布矩阵P和各基站所占栅格数矩阵G进行归一化处理,将矩阵归一化到[0,1]的区间内,并通过式(2)、式(3)、式(4)、式(5)分别将单位时间人流量矩阵A的归一化结果、单位时间离开人流量矩阵OUT的归一化结果、单位时间进入人流量矩阵IN的归一化结果、兴趣点类别分布矩阵P的归一化结果与各基站所占栅格数矩阵G的归一化结果进行结合,
Y1=DA·e-X (2)
Y2=DOUT·e-X (3)
Y3=DIN·e-X (4)
Y4=DP·e-X (5)
式(1)中,{xi}为样本集,xi为样本集所有样本分量,xmax为样本集所有样本各分量的最大值,xmin为样本集所有样本各分量的最小值;
式(2)、式(3)、式(4)、式(5)中,X为所占栅格数矩阵G根据式(1)归一化后的矩阵,维数为1×n;
式(2)中,Y1为最终用于分析的矩阵,维数为n×m1;DA为基站单位时间人流量分布矩阵A根据式(1)归一化后的矩阵,维数为n×m1;n为基站数,m1为矩阵A的列数;
式(3)中,Y2为最终用于分析的矩阵,维数为n×m2;DOUT为基站单位时间出流人流量分布矩阵Out根据式(1)归一化后的矩阵,维数为n×m2,n为基站数,m2为矩阵Out的列数;
式(4)中,Y3为最终用于分析的矩阵,维数为n×m3;DIN为基站单位时间入流人流量分布矩阵In根据式(1)归一化后的矩阵,维数为n×m3;n为基站数,m3为矩阵In的列数;
式(5)中,Y4为最终用于分析的矩阵,维数为n×m4;DP为兴趣点类别分布矩阵P根据式(1)归一化后的矩阵,维数为n×m4;n为基站数,m4为兴趣点类别数;
矩阵Y1、Y2、Y3和Y4每行所表示数据的基站号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5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