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湖泊景观水体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2259.8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5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虢清伟;常莎;陈思莉;黄大伟;易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E02B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杨燕瑞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泊 景观 水体 初期 雨水 污染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体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湖泊景观水体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景观水体作为城市的重要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着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
南方城市景观水体大都处于严格的闸控状态,非行洪季节基本无过境水量,水体处于缓滞流状态,自净能力低下,加上接纳一定量的外源污染物,许多城市景观水体水质恶化、富营养化加剧、水生态系统退化,景观水体逐渐丧失其应有的环境和社会功能。
湖泊景观水体大多数分布于公园、大型住宅小区、村镇风水塘等地方,其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同时具有承载水体循环、调节生态环境和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其重要而特殊的景观价值、实用功能价值和生态价值越发受到重视和关注,而人工景观水面也越来越多服务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以杭州西湖为代表的天然湖泊、与以颐和园昆明湖为代表的人造湖泊或者房产开发区内的人造景观湖,这些景观水体都已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和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之一,为城市的魅力体现增添了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
城市景观水体面源污染由于短期内污染负荷较高,难于控制,因而成为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降雨事件发生时,雨水流经渗透性很差的城市地面,带走大量城市污染物。城市径流成分复杂,与景观水体的周围环境密不可分,尤其是初期雨水,对水体的污染不容小视。据相关报道,美国河流的水质污染成分有50%甚至更多来自各种城市径流的面源污染,其城市下游水质有82%为地面径流所控制,可见面源污染对城市湖泊景观水体具有巨大的危害。
生态改善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环保的低投资、高效益、便于应用、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培育的植物或者是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以净化。此外,生态改善技术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美学相结合,在治理区建立休闲和体育设施,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结合我国的国情,这种处理效果良好、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较低、耗能低、无二次污染的水体修复技术十分适合我国湖泊治理。
湖泊景观水体的主要特点是水域面积相对小,水体容量有限,水体置换时间长,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大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较小的景观水体有的采用的水源是自来水,因而水体中缺少稳定的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极低,使得景观水体极易受污染,甚至发黑发臭,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景观美化作用,反而成了环境的卫生死角。
随着初期雨水的危害性被人们所认知,在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已经开始考虑到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但初期雨水的收集量的设计计算及收集率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初期雨水可采用调蓄池进行收集,待无雨时,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该方法会增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同时亦会有未收集到的初期雨水流入附近的景观湖泊水体。在湖泊景观水体旁建设初雨处理设施,虽可有效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染物,但其需要额外占用土地,且对湖泊周围的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泊景观水体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方法。
本发明方法具体为利用面源污染物削减技术、生态改善技术与景观水体生物自净功能强化技术相结合对入景观水体的初期雨水污染进行控制,使湖泊景观水体初期雨水污染得到控制和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湖泊景观水体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方法,具体为利用面源污染物削减技术、生态改善技术与景观水体生物自净功能强化技术联合形成系统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生态砖、植物处理系统及水栖动物联合处理。
所述生态砖后依次铺设有植物碎石层和土工织物反滤材料。
所述土工织物反滤材料可为无纺布、土工格栅等。
所述土工织物反滤材料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5cm,优选为20cm。
所述生态砖包括生态挡墙砖和生态鱼巢砖。
所述植物处理系统包括中生植物、耐淹中矮茎植物和水生植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具体包括无纺布,植物碎石层,生态挡墙砖,生态鱼巢砖,中生植物,耐淹中矮茎植物,水生植物,水栖动物等部分。
其中,所述无纺布沿湖泊边敷设;所述中生植物种植于湖岸上;所述耐淹中矮茎植物种植于生态挡墙砖水位线以上;所述生态挡墙砖水位线以下种植水生植物;所述生态鱼巢砖设于水位线以下最底下两层。
所述无纺布采用规格为200g/m2双层敷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2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