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人感知信息的态势标绘系统及显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1739.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2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史志娜;王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聚特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8C17/02;H04N7/18;H04L29/06;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显示终端 数据库 标绘系统 感知信息 加载 采集 静态信息 实时传送 实时显示 信息采集 信息分析 要素服务 依次连接 传感器 高效性 可达性 流服务 流媒体 属性框 多源 服务器 视频 直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感知信息的态势标绘系统,包括应机器人、数据库、GIS平台、Web应用服务器及显示终端,所述机器人分别与数据库和显示终端连接,所述数据库与显示终端之间依次连接有GIS平台、Web应用服务器,其利用机器人的危机现场可达性、搭载传感器多源性等采集现场态势信息,使信息的采集更全面、更及时、更高效;借助ArcGIS服务器对相关态势信息分析及处理,环境等静态信息以要素服务层加载在地图上,机器人等动态要素以流服务层加载在地图上,同时要素的属性框中实时显示其各个时刻的属性,视频以流媒体的方式实时传送在显示终端,使信息的显示更加全面、直观、形象、实时,同时,提高了信息采集、集成及显示的高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信息管理领域中的一种基于机器人感知信息的态势标绘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各个领域都在建立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收集和信息显示是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信息收集往往依靠人力和视频监测系统,无法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即时性。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MEMS技术等新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机器人技术从传统的工业领域向医疗服务、教育娱乐、勘探勘测、生物工程、救灾救援等领域迅速扩展,而在动态、未知、非结构化的复杂环境中,机器人良好的目标识别能力、多传感器携载能力等,可以有效增强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实时性。
而在信息的集成及显示领域,以文档形式显示数据信息的方式,由于其效率低、形象性差等原因越来越无法满足发展需求,逐步转化为通过网络技术,将数据信息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形式展现。而Ajax技术在GIS系统中使用的局限性大,对电子地图的缩放功能、实时异步数据传输等功能实现并不理想,对用户体验造成了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感知信息的态势标绘系统,其信息的采集更全面、更及时、更高效,同时也提高了信息采集、集成及显示的高效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机器人感知信息的态势标绘系统,包括应机器人、数据库、GIS平台、Web应用服务器及显示终端,所述机器人分别与数据库和显示终端连接,所述数据库与显示终端之间依次连接有GIS平台、Web应用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机器人内包含有定位信息、视频信息、自身参数信息及环境信息,所述视频信息依据实时流传输方式,直接与显示终端交互,所述定位信息、自身参数信息及环境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并经过筛选、格式转换后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中。
进一步,所述GIS平台包括ArcGIS服务器和Geoevent服务器,所述Geoevent服务器分别与数据库和Web应用服务器单向连接,所述ArcGIS服务器分别与所述数据库和Web应用服务器双向连接。
一种基于机器人感知信息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各机器人通过自身携带的传感器感知现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系统中;
b、将上述信息通过筛选、格式转换后存储到相应数据库中;c、根据ArcGIS服务组件,发布所需要的服务;
d、对数据进行监控,并依据选择的监控类型及编号,根据地理信息,采用图层叠加的方式,将感知信息显示在显示终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感知信息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机器人为感知端,其先借助其携带的温、湿度传感器等感知现场环境信息,再借助其携带的红外线传感器等感知现场生命体征信息,然后借助其携带的摄像头等采集现场视频信息,最后借助其携带的GPS模块等感知位置信息和自身参数信息等。
进一步,步骤a中视频信息依据实时流式传输方式,直接与显示终端交互,其余信息传输采用无线通信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聚特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聚特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1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