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学实验室用气体混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0793.5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3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金凤 |
主分类号: | B01F3/02 | 分类号: | B01F3/02;B01F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实验室 气体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实验室用气体混合器。
背景技术
主要应用于气体与相容性液体混合,气体的液化温度:一般为0℃以下。液体固化温度在-10℃.底部有进气、出液阀门,顶部有放气阀,溶解前打开冷凝循环设备,使蛇形管冷凝器,周围温度维持在所需温度。
现有的实验室用气体混合器大多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使用和操作不方便,只能同时混合两种气体,混合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和气体回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学实验室用气体混合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实验室用气体混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实验室用气体混合器大多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使用和操作不方便,只能同时混合两种气体,混合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和气体回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实验室用气体混合器,包括气体混合器主体,所述气体混合器主体的一侧中心位置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气体输送管,且微型电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气体输送管,所述的气体混合器主体的内部与第一气体输送管和第二气体输送管对应位置设置有气体输送腔,且气体混合器主体的内部与微型电机对应位置设置有混流器,所述混流器的下方设置有旋转轴,且混流器的一侧设置有混合气体输送腔,所述旋转轴位于混合气体输送腔内部的部分设置有螺旋扇叶,所述气体混合器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混合气体排出管,所述气体混合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体混合器主体上共设置有四个气体输送管。
优选的,所述混流器的表面设置有混流斜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和第二气体输送管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
优选的,所述混合气体排出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
优选的,所述气体混合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基座。
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与螺旋扇叶通过转轴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能够同时混合多种气体,混合速度快的医学实验室用气体混合器,本发明整体结构适中,占地面积较小,自动化程度高,对于医护人员的操作要求较低,失误率低,微型电机带动混流器和旋转轴转动时,混流器上的混流斜杆形成旋风通道将气体输送腔内的气体快速卷入混合气体输送腔的内部,并由螺旋扇叶进行二次混合,混合效率高,混合效果极佳,利用控制器控制多个电磁阀门实现自动启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气体混合器主体的侧视图。
图中:1、第一气体输送管;2、微型电机;3、第二气体输送管;4、第一电磁阀门;5、基座;6、支撑架;7、混合气体排出管;8、第一电磁阀门;;9、气体混合器主体;10、螺旋扇叶;11、旋转轴;12、混流器;13、气体输送腔;14、控制器;15、混合气体输送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学实验室用气体混合器,包括气体混合器主体9,气体混合器主体9的一侧中心位置安装有微型电机2,微型电机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气体输送管1,且微型电机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气体输送管3,的气体混合器主体9的内部与第一气体输送管1和第二气体输送管3对应位置设置有气体输送腔13,且气体混合器主体9的内部与微型电机2对应位置设置有混流器12,混流器12的下方设置有旋转轴11,且混流器12的一侧设置有混合气体输送腔15,旋转轴11位于混合气体输送腔15内部的部分设置有螺旋扇叶10,气体混合器主体9的另一侧设置有混合气体排出管7,气体混合器主体9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14,微型电机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气体混合器主体9上共设置有四个气体输送管,混流器12的表面设置有混流斜杆,第一气体输送管1和第二气体输送管3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4,混合气体排出管7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8,气体混合器主体9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6,支撑架6的底部设置有基座5,微型电机2与螺旋扇叶10通过转轴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金凤,未经刘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07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分离回收系统和混合气体实验用气路
- 下一篇:免外力高效气水混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