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路路侧安全与噪声综合防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0368.6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2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应新;汪永林;马亮;朱志才;刘小勇;冯云芃;李雷;荆坤;梁亚平;王新;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武易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北京中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E01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6502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安全 噪声 综合 防护 体系 | ||
公路路侧安全与噪声综合防护体系,有利于既能够阻挡失控车辆冲出路外、为失控车辆提供良好导向并防止失控车辆发生绊阻,降低交通事故的伤亡程度,又能阻隔公路上交通噪声的传播,降低路侧居民区的声环境污染,其特征在于,包括公路路侧的混凝土护栏,所述混凝土护栏顶部设置有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的下半部面向公路内侧设置有导向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路侧的混凝土护栏与声屏障的融合技术,特别是一种公路路侧安全与噪声综合防护体系,有利于既能够阻挡失控车辆冲出路外、为失控车辆提供良好导向并防止失控车辆发生绊阻,降低交通事故的伤亡程度,又能阻隔公路上交通噪声的传播,降低路侧居民区的声环境污染。
背景技术
受各种条件影响,公路路线经常会出现穿越或毗邻居民区。在公路路侧存在居民区的路段,通常采用设置高防护等级的刚性混凝土防撞护栏和声屏障的方式解决安全防护和降低噪声污染问题。刚性混凝土防撞护栏主要用于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外,并对车辆进行良好的导向以降低车辆碰撞护栏本身而造成乘员风险,声屏障则主要用于阻隔公路上的交通噪声传播,以降低交通噪声对路侧居民区的声环境污染程度。本发明人注意到,目前,混凝土护栏与声屏障属于独立考虑、分开设计,造成二者相互间存在影响功能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现状声屏障结构是钢立柱与声板组装而成,装于混凝土护栏顶部,高度一般超过3米以上,安装后与混凝土护栏迎撞面距离较小;在现状声屏障结构中,钢立柱的刚性较大,但立柱间声板材料的刚度与强度却较低,在车辆碰撞中容易变形、损坏或脱落。由于大型车辆碰撞时的碰撞能量大、车辆侧倾大,使得现状声屏障简单安装于护栏顶部的设置结构很难对碰撞车辆发挥良好的防撞、导向作用。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声屏障在混凝土护栏顶部的安装相当于在护栏范围内设置了危险构造物,在车辆失控碰撞时将很容易在声屏障钢立柱处发生严重绊阻,降低混凝土护栏的防撞安全性能,甚至造成车内乘员的重大伤亡。这样的交通事故也是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若要避免声屏障对护栏安全性能的影响,目前最典型的方法是将声屏障远离混凝土护栏设置,但这种设置方法在我国目前公路路侧空间受限的条件下很难实施,并且声屏障远离护栏(相当于远离噪声源)后将大大降低声屏障的降噪效果,若要保证降噪效果,就需要增加声屏障的设置高度,必将大大增加建设成本。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更先进的技术装备,以解决现状声屏障设置所带来的安全防护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人提出了集防撞功能与降噪功能于一体的公路二元防护体系,以解决目前普通声屏障设置所带来的安全防护的问题,提高公路安全与环保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公路路侧安全与噪声综合防护体系,有利于既能够阻挡失控车辆冲出路外、为失控车辆提供良好导向并防止失控车辆发生绊阻,降低交通事故的伤亡程度,又能阻隔公路上交通噪声的传播,降低路侧居民区的声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公路路侧安全与噪声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公路路侧的混凝土护栏,所述混凝土护栏顶部设置有降噪装置,所述降噪装置的下半部面向公路内侧设置有导向梁。
所述降噪装置包括沿公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根支撑立柱,在相邻支撑立柱之间安装有降噪声板,所述导向梁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立柱上,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护栏顶部。
所述支撑立柱为风帆造型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护栏顶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形成三角形连接的前下柱身、前上柱身和后柱身,所述前下柱身、前上柱身和后柱身均为弧形或直线形,截面形状为H形、槽形、矩形、T形或圆形。
所述前下柱身、前上柱身和后柱身均为向外侧鼓起的弧形边。
所述导向梁包括上导向梁和下导向梁。
所述前下柱身的中部设置下导向梁,所述前下柱身与前上柱身的结合处设置上导向梁。
所述支撑立柱包括具有声板插入槽的钢结构,所述降噪声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声板插入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武易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北京中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武易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北京中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0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拆除桥梁墩柱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路锥铺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