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感应控制盖板开合的桌面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0081.3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5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骆德元;刘水强;周贻培;余泽平;沈树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利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47 | 分类号: | H01R13/447;H01R13/66 |
代理公司: | 33251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文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控制 盖板 桌面 插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感应控制盖板开合的桌面插座,包括插座壳体和插座模块,插座壳体顶部设有开口,插座模块上设有插孔,开口处可转动设置有盖板,盖板前端边缘设有缺口,盖板受电机驱动机构驱动而打开或关闭,插座壳体上部间隔设置有两信号感应器,两信号感应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包含计时单元和比较单元,先后触发两信号感应器时所述计时单元取得两触发信号的间隔时长,比较单元将得到的间隔时长与预设时长阀值进行比较,当得到的间隔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阀值时微处理器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控制信号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盖板打开或关闭。本发明中的桌面插座使用时可以方便地控制盖板的开合,并能减少因误操作而导致盖板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桌面插座,具体涉及一种可感应控制盖板开合的桌面插座。
背景技术
桌面插座是一种为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络、电源等多种接口设定的内嵌在会议桌、办公桌内的插座。在使用时打开其盖板,不需要使用时盖上盖板,桌面重新恢复平整,整洁美观,传统桌面插座需要手动开合盖板,用户使用体验比较一般,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办公需求,而带感应控制开合功能的桌面插座一般都需要特别定制,且其信号接收机制一般都十分简单,极易由于误操作导致盖板动作,影响插座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对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桌面插座,使用时可以方便地控制盖板的开合,并能减少因误操作而导致盖板动作。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感应控制盖板开合的桌面插座,包括插座壳体和设置在插座壳体内的插座模块,所述插座壳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插座模块上设有适于与插头插接的插孔,所述开口处可转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前端边缘设有供插头导线穿过的缺口,所述插座壳体内在所述插座模块上方具有能够容纳所述插头的容纳空间,受电机驱动机构驱动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的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出轴与所述盖板上的连接轴同轴连接;所述插座壳体上部间隔设置有两信号感应器,两信号感应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包含计时单元和比较单元,先后触发两信号感应器时所述计时单元取得两触发信号的间隔时长,所述比较单元将得到的间隔时长与预设时长阀值进行比较,当得到的该间隔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阀值时所述微处理器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电机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盖板打开或关闭。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信号感应器的间隔距离为5~15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设时长阀值为0.5~1.5s。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蜂鸣器模块和限位模块,所述蜂鸣器模块用于在盖板打开或关闭时发出蜂鸣报警,所述盖板打开和关闭到位时限位模块向微处理器发送信号,微处理器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控制信号使电机停止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微处理器的芯片型号为STM8S00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驱动模块采用L9110集成芯片及外围电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防卡死电机控制模块,所述防卡死电机控制模块包括检测所述电机转速的速度传感器,在盖板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机转速低于设定值时,所述微处理器向电机驱动模块发出控制信号使所述电机反转带动盖板回到打开或关闭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座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U型底壳和分别固定于所述U型底壳左右两侧的左、右端座,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左端座或右端座上的凹腔内,所述左端座和右端座的顶部分别固定有左装饰板和右装饰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U型底壳的上方,所述U型底壳由底板、前侧板和后侧板连接构成,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内壁上分别成型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卡板和后卡板,所述插座模块卡装在所述前卡板与所述后卡板之间;所述盖板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左装饰板的上表面、所述右装饰板的上表面及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利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利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00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