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校服面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69728.0 | 申请日: | 2017-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陈澄清;李昌华;吴华;潘立潮;陈孝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P3/52 | 分类号: | D06P3/52;D06P5/02;D06M15/643;D06L4/13;D06L4/12;D06L1/16;D06M101/3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傅家强 |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服 面料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色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校服面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校服起源于欧洲,主体表现在:展示和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素质教育及中小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是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神采飞扬、充满生机活力的专属标志。我国自辛亥革命以来便有了校服,几经历史的变迁,从单一到多样、从外观款型变化到内在品质需求,校服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近年来,校服纺织业的空间与市场,形成了优势产业群。
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未,我国大陆人口达到137460万人,比上年未增加了680万人,其中7~16岁少年儿童数量超过1.7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3%左右,故此,每年的纺织品校服的更新与需求近上千百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给纺织校服行业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生机,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与挑战。2013年上海爆出的震惊全国的“毒校服”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起危害学生健康的校服生产事件,涉及多所学校,覆盖了上海市主要生产企业,抽查6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仅73%。在不合格品中,主要是国标检测要求的“安全要求与质量”,检测出致癌物质、甲醛、pH、干/湿摩擦牢度、耐光牢度等品质问题,因此,积极开发生产绿色、环保校服加工生产,保证合格的产品是业内的大势所趋,校服是涤棉纺织物,传统的生产流程为前处理→染色(染涤)→清洗(多次清洗洗水)→染棉→皂洗(多次洗水)→固色→柔软(不亲水软油)→脱水→湿剖→烘干→成定→检测→成检→包装/入库,传统工艺采用加大染化料助剂的使用量、增加清洗次数、加大漂染浴比等等成本投入和措施,然而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仍然难以确保产品品质的标准要求,反而增加了污染与排放,增加了大量能耗和生产成本,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流程短、可节能减排的涤棉纺织物的染色工艺。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校服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前处理:
(1)、加水,升温至45-55℃,加入低温练漂剂TF-189、液碱,以2.5-3.5℃/min升温至65-75℃,加入双氧水,接着以2.5-3.5/min升温至80-90℃,保温25-35min,放水;
(3)、加入45-55℃的水,加入中和酸NA,清洗5-15min,放水;
(3)、加入45-55℃的水,加入除氧酶,除氧10-20min,放水;
第二步,染涤:
(1)、加水,室温以2.5-3.5℃/min升温至35-45℃,加入染料和匀染剂,接着以1-1.5℃/min升温至125-135℃,保温25-40min,然后以0.5-1.5℃/min降温至80-90℃,加入ACT,保温25-40min,再以0.5-1.5℃/min降温至75-85℃,放水;
(2)、加入65-75℃的水,清洗5-15min,放水;
(3)、加入45-55℃的水,加入ACT、中和酸NA,以2.5-3.5℃/min升温至80-90℃,保温25-40min,放水,再清水洗涤;
第三步,固色:加水,加入固色剂DM-2559C,固色15-25min。
第四步,柔软整理:加水,加入1.5-2.5g/L亲水整理剂、1.5-2.5g/L亲水柔软剂,柔软整理15-25min。
第五步,后整理:柔软整理后,出缸进入洗毛机洗水,然后烘干、成定、检测、成检,最后包装入库。
进一步的,所述亲水整理剂的用量为1.5-2.5g/L,亲水柔软剂的用量为1.5-2.5g/L。
进一步的,所述染涤步骤(1)的ACT的用量均为0.5-1.5g/L。
进一步的,所述染涤步骤(3)的ACT的用量均为1-2g/L。
进一步的,所述前处理步骤(2)中,中和酸NA的用量为0.1-0.3g/L。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练漂剂TF-189的用量为0.5-1.5g/L。
进一步的,所述固色剂DM-2559C的用量为0.5-1.0g/L。
进一步的,所述前处理步骤(3)中,所述除氧酶的用量为0.1-0.2g/L。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乙醇伴染工艺
- 下一篇:纤维素纤维织物湿法转移印花用浸轧液及其配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