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线性刚度钢板弹簧刚柔耦合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9480.8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1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郑玲;苏锦涛;李以农;詹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2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线性 刚度 钢板 弹簧 耦合 模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线性刚度钢板弹簧刚柔耦合MNF模拟方法,该方法以车架系统中的板簧作为柔性体,在板簧装配状态下通过空载、半载、满载和超载四种模式并采用多种不同的约束方式试验板簧的非线性特性,以获得不同模式下与测试结果吻合度较高的板簧变刚度特性曲线,从而更充分及真实反映出了柔性体的物理特征;同时在非线性车轮与非线性变刚度板簧之间建立了正确的约束和连接,有效弥补了柔性体与柔性车轮之间的柔性体与柔性体之间的理论缺陷,对于车架系统的正向研发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架系统刚柔耦合计算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线性刚度钢板弹簧刚柔耦合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车架系统是传递作用在车轮与车架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缓和由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地行驶;而钢板弹簧是汽车悬架上关键的结构部件,其刚度特性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平顺性和道路友好性。MNF,是指在动力学仿真中将柔性体通过一种特殊的处理后,再将模态文件、质量、惯量等信息通过一定的数据转换为动力学的参数文件。刚柔耦合是指动力学仿真中将一部分关键部件进行柔性体处理,再与其他部件进行刚体和柔体的并行运算仿真,一个模型中同时存在柔性体和刚体部件,联合仿真即为刚柔耦合仿真。目前车架系统的刚柔耦合计算方法通常是将有限元的模型自由模态与动力学刚体模型进行并行计算仿真。然而上述有限元的自由模态存在:没有考虑到装配状态下的约束条件,通常并不能反映柔性体的物理特征;同时,也存在柔性体与柔性车轮之间的柔性体与柔性体之间的理论缺陷;由此,现有车架系统刚柔耦合计算方法并不能在非线性车轮与非线性变刚度板簧之间建立正确的约束和连接,因此,对该技术进行理论的创新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反映柔性体的物理特征,并可在非线性车轮与非线性变刚度板簧之间建立正确的约束和连接的非线性刚度钢板弹簧刚柔耦合MNF模拟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
一种非线性刚度钢板弹簧刚柔耦合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实体软件建立车架系统几何模型,所述车架系统包括;车架本体和车桥组合,所述车桥组合包括设置在车架本体上的前车桥和后车桥,所述前车桥和后车桥的结构相同,其结构主要包括板簧、板簧安装吊耳、板簧U型固定装置、车桥和轮胎。
S2.将上述装配中的板簧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板簧的网格模型。
S3.进行板簧的变刚度非线性拟合,在板簧装配状态下通过不同的约束方式试验板簧的非线性特性,约束点包括:吊耳约束点A、副簧约束点B、中间约束点C、载荷施加点、副簧约束点D和吊耳约束点E,并通过空载、半载、满载和超载四种模式分别计算板簧的刚度值,以获得不同模式下与测试结果吻合度较高的板簧变刚度特性曲线。
S4.根据上述板簧变刚度特性,板簧变形的状态包括板簧变形满载位置、板簧变形超载位置和板簧变形空载位置,将上述三种板簧变形状态及载荷模式全部导入到动力学模型中,建立以板簧为柔性体的车架系统耦合模型。
S5.将变刚度的板簧有限元模型的质量特性与动力学模型中的质量和惯量参数统一,也即将动力学中板簧的质量矩阵和有限元的质量矩阵进行坐标单位变换。
S6.重新选取和转换板簧的刚性点。
S7.进行耦合模型中柔性体的约束转换。
S8.对车架系统进行刚柔耦合约束。
S9.对柔性体进行刚柔耦合模态定义,从而完成钢板弹簧刚柔耦合MNF模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