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云岩形成阶段判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9414.0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3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策;范俊佳;张义杰;曹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云岩 形成 阶段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质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云岩形成阶段判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白云岩研究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几十年间学者们从野外沉积成岩模式的建立到岩石地球化学多参数分析再到定量数值模拟已经针对白云岩的成因问题形成了系统且全面的研究方法。
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地质历史时期当中的白云岩大部分是由白云化流体交代原始灰岩或灰质沉积物而形成,而原生白云岩的沉淀需要有微生物的参与才能进行。白云岩交代成因的属性造成其能够形成于不同的成岩阶段,因此白云岩成岩阶段的判识也是其成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基于多参数地球化学实验与显微岩石薄片分析结合的手段判识白云岩形成阶段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厘定的结果证据充足且结果精确。但是具有实验分析成本高,实验周期长的缺陷。因此亟需一种白云岩形成阶段判识方法,以降低研究过程当中的物质及时间成本并实现快速判识白云岩形成阶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云岩形成阶段判识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快速便捷地判识白云岩形成阶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白云岩形成阶段判识方法及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白云岩形成阶段判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岩石样品,制备实验薄片;
对所述实验薄片进行盐水包裹分析,确定所述盐水样品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
对所述实验薄片进行激光拉曼分析,确定所述实验薄片的激光拉曼光谱数据;
根据所述均一温度数据和所述实验薄片的激光拉曼光谱数据,确定所述岩石样品的白云岩形成阶段判识图版;
对待测白云岩薄片进行激光拉曼分析,确定待测白云岩薄片的激光拉曼光谱数据;
根据所述待测白云岩薄片的激光拉曼光谱数据和所述判识图版,确定所述待测白云岩的形成阶段。
优选方案中,所述实验薄片的厚度为50微米。
优选方案中,所述对所述实验薄片进行盐水包裹分析,确定所述盐水样品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包括:
利用预设第一升温速度对所述实验薄片进行升温;
当所述实验薄片的包裹体达到第一状态时,按照预设第二升温速度进行升温;
当所述实验薄片的包裹体达到第二状态时,保持恒温,记录当前温度,并作为所述盐水样品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
优选方案中,通过倍率为100的偏光显微镜观确定所述实验薄片的包裹体的状态。
优选方案中,所述预设第一升温速度为:每分钟5—15摄氏度。
优选方案中,所述预设第二升温速度为:每分钟0.5—3摄氏度。
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实验薄片的包裹内部无气泡。
优选方案中,所述激光拉曼光谱数据包括:光谱的强度、波数以及峰宽。
优选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均一温度数据和所述实验薄片的激光拉曼光谱数据,确定所述岩石样品的白云岩形成阶段判识图版,包括:
将所述实验薄片的激光拉曼光谱数据中的强度作为纵坐标,将所述实验薄片的激光拉曼光谱数据中的波数作为横坐标,建立所述均一温度数据和所述实验薄片的激光拉曼光谱数据的关系。
一种白云岩形成阶段判识装置,包括:薄片获取单元、盐水包裹分析单元、激光拉曼分析单元、判识版图确定单元、待测白云岩分析单元和待测白云岩结果确定单元;
所述薄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岩石样品,制备实验薄片;
所述盐水包裹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实验薄片进行盐水包裹分析,确定所述盐水样品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
所述激光拉曼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实验薄片进行激光拉曼分析,确定所述实验薄片的激光拉曼光谱数据;
所述判识版图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均一温度数据和所述实验薄片的激光拉曼光谱数据,确定所述岩石样品的白云岩形成阶段判识图版;
所述待测白云岩分析单元,用于对待测白云岩薄片进行激光拉曼分析,确定待测白云岩薄片的激光拉曼光谱数据;
所述待测白云岩结果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测白云岩薄片的激光拉曼光谱数据和所述判识图版,确定所述待测白云岩的形成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94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